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百萬精銳進攻這極寒之國,卻被對方贏在天時地利,鎩羽而歸!

蘇聯百萬精銳進攻這極寒之國,卻被對方贏在天時地利,鎩羽而歸!

春哥聊二戰

【春哥註:一部二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整部二戰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在二戰開始之際,蘇聯製造了一個「敵人」,此話怎講?那就是蘇芬戰爭的爆發完完全全是蘇聯單方面引起來的。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中包括一項秘密條款,在兩國之間的東歐國家中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將芬蘭劃歸蘇聯。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迅速摧毀了波蘭軍隊。蘇聯在華沙被德軍攻陷後,宣布廢除《里加和約》並在東面出兵,僅幾個星期,德國獲得了波蘭,而蘇聯獲得了了寇松線以東。之後在德國繼續和英法作戰的同時,蘇聯著手開始建立東方戰線,準備恢復過去被割讓和已經獨立的舊疆域。

蘇聯於1939年10月5日緊急邀請芬蘭政府代表赴蘇談判。談判於1939年10月11日至11月12日在莫斯科舉行。在這次談判中,蘇聯除建議蘇聯芬蘭雙方簽訂互助條約,共同保衛芬蘭灣外,還進一步提出了割讓和調整芬蘭部分領土的要求,即要求芬蘭把卡累利阿地峽的俄芬兩國邊境北移40公里,把芬蘭灣內的幾個島嶼和雷巴契半島上的芬蘭領土割讓給蘇聯;把漢科半島以每年800萬芬蘭馬克的代價租借給蘇聯,為期30年。為了補償芬蘭的領土損失,蘇聯表示願意把奧涅加湖西北兩倍於芬蘭所割讓地區的土地交給芬蘭。

1939年10月,前往莫斯科談判的芬蘭代表

然而,漢科半島卻是芬蘭防禦蘇聯的天然屏障,蘇聯此舉的動機令芬蘭感到懷疑。當時的芬蘭政府拒絕了蘇聯的提議,蘇聯紅軍隊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蘭政府拒絕。蘇聯以此為借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1月30日,23個師共45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納海姆防線。

1939年12月1日,蘇聯扶持建立了以奧托·威廉莫維奇·庫西寧為首的"芬蘭人民共和國"政府,希望藉此煽動芬蘭軍隊中的社會主義者反叛,但沒有成功,這個共和國只存在到1940年3月12日,後來併入到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去了。

蘇芬戰爭發生在綿延近1500公里的蘇芬邊界的芬蘭一側。這裡的地形、交通、氣候都不同於中歐平原,是一個易守、難攻,有利於芬蘭軍隊輕裝小部隊作戰,而不利於蘇聯紅軍重裝大部隊行動的特殊戰場。

芬蘭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國家之一,其1/4領土都位於北極地帶。

冬季漫長而嚴寒,風大雪多,氣溫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蘇芬戰爭正逢一年中晝間最短的季節,漫長的黑夜極大地限制了蘇聯紅軍航空兵優勢的發揮。

戰爭開始時正趕上一場大雪,戰區積雪深達1米,給蘇聯紅軍的行動帶來極大不便,卻給擅長滑雪的芬蘭軍隊提供了一顯身手的機會。蘇芬邊境人煙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縱橫,交通不便。但芬蘭境內縱深地區公路網發達,有數條鐵路與邊界平行,便於物資運輸和兵力機動。蘇聯方一側的卡累利阿地區是一片渺無人煙的荒漠,從列寧格勒到摩爾曼斯克只有一條與邊界平行的鐵路和兩條通往邊界的支線。

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倉促開戰的蘇聯軍隊不會有好果子吃,結果也確實如此。這一階段從1939年11月30日開始至1940年1月31日結束,歷時62天。1939年11月30日,蘇聯紅軍在前蘇聯芬邊界全線4個地區發起進攻。經過激戰,蘇聯紅軍除在戰線北端達成預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區均遭慘敗,被迫停止進攻,重新調整部署,增調兵力,準備再次進攻。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太祖單槍匹馬渡河劫寨,智勇超越常人,南唐軍望風披靡!
陰差陽錯,韓美換防被當成要逃竄,第39軍抓住戰機與美軍精銳干一仗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