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明末農民軍的戰鬥力說起

從明末農民軍的戰鬥力說起

小時候,農民軍的形象在我心中是異常高大的。

因為電視劇中他們劫富濟貧,愛戴百姓,打起仗來更是以一敵十。

尤其是六年級思想品德上的一篇課文,說李自成勝不驕敗不餒,即使身邊只剩下十幾個人的時候他也沒有投降,直到推翻了暴虐的明王朝,建立了政權。

在小說,和小學教材的影響下我曾經一度痴迷於農民軍神一般的戰鬥力。

以至於在我讀高中的時候經常廢寢忘食去圖書館翻閱各種有關農民軍打仗的史書典籍。

但是這些典籍中所描述的農民軍戰鬥力卻讓我大跌眼鏡。

比如《明史》和《明季北略》中記載:

崇禎四年,農民軍領袖王嘉胤率兵三萬對陣官軍三千,五個月後農民軍全軍覆沒,王嘉胤見了閻王。

同年,農民軍頭領紅軍友,李都司,杜三,楊老柴率五萬餘眾在南原包圍了三千官軍騎兵。激戰之後農民軍全軍覆沒,四大頭領死了。

崇禎六年二月,官軍3000騎兵,開始追擊200000農民軍。同年五月,農民軍被消滅。

崇禎七年,明軍將領陳奇瑜在湖廣大地上率兩千大軍與農民軍三萬接戰23場,農民軍23敗。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萬把人追著李自成數十萬大軍來回的打,從陝西打到四川,從四川打到河南,直打的李自最後成打剩下十八個人,鑽進商洛山挖野菜去了。

這樣的戰鬥結果實在是多了去了,就像是阿房宮的釘頭,在舉例子就顯得啰嗦了。

但是這個時候有人就會問了,那農民軍打仗都沒贏過,怎麼還坐了江山呢?

其實歸根結底來說,農民軍的戰鬥力是爛的一塌糊塗。

農民,他的職業就是種地。鋤頭怎麼用,稻米啥時候種,他保准「弓馬嫻熟」。但是你要是臨時給他把大刀讓他去兼職打仗,那可真是害了他。相反,那官軍的職業就是打仗,也許他不懂鋤頭怎麼用,但是你要是讓他殺個把人那還是小菜一碟的。再一個就是什麼各種起義軍頭領,本來就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說什麼兵法了,你讓他們去和雄韜武略的官軍將帥去死磕,那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農民軍雖然戰鬥力弱,但是也有絕招。

就像《西遊記》中的各路妖怪一樣,雖然武力上比不過孫悟空,但是總有略勝一籌的法寶。比如什麼金剛圈,什麼寶葫蘆,玉凈瓶之類的,那都是大師兄比較頭疼的東西。

那麼農民軍的法寶又是什麼呢?其實是不死之術!

說農民為什麼要起義?答曰:活不下去了。

農民起義前通常都會出現嚴重的天災人禍。比如明末西北三年大旱,農田莊稼絕收。

關外的滿洲八旗兵又喜歡經常跑到關內殺殺人放放火撈點外快什麼的。

政府為了抵禦八旗兵就不得不組建龐大的軍隊,既然組建大軍就需要軍費。那麼軍費從何處來,當然是從下面徵收了,那麼問題就來了,下面正在鬧災鬧饑荒呢,他們自己都快沒吃的了拿什麼交軍費啊,交了軍費吃什麼啊。沒辦法,逼到這個份上了,為了活命那就只能造反了。農民一造反,官軍就要來圍剿,圍剿農民軍那還是需要軍費的,政府還得加重賦稅。所以就造成了一系列惡性循環,不但農民軍越殺越多,而且頭領更新換代也很快,比如闖王高迎祥剛一陣亡,緊接著闖王2.0版李自成又上市了。結果弄得農民軍殭屍版,喪屍版陸續登場,打不死,趕不跑。

所以農民軍敗個幾十次甚至幾百次那都是影響不了大局的,頭領死個幾十上百個那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由此看來,李自成十八人東山再起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在電影《大明劫》中,孫傳庭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他李自成可以輸個十次八次,可我孫傳庭卻一次都輸不起!」對,官軍雖然戰鬥力強,卻也有致命的弱點,你孫傳庭就是一次都輸不起。

明末官軍雖然戰鬥力強於農民軍,但是錢糧卻總是供給不上。這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供應不上,士兵都餓死了還打什麼仗。

泱泱大國,怎麼會沒錢呢?

崇禎四年楊鶴去西北平民變,崇禎皇帝竟然動用了一大批自己的私人財產,要知道皇帝的私人財產來源也是有限的。這些財產收入大都來自皇家莊園,皇家莊園有限,但是皇帝的花銷卻很大,因為皇帝的家庭大,什麼太監,侍衛,宮女,嬤嬤,三宮六院等等,那可都是皇帝的家人。所以,皇帝一般是動不得自己的小金庫的,記得那一年遼東因為軍餉的事發生了兵變,袁崇煥無奈之下要求皇帝動用小金庫,結過皇帝一口回絕了。你可知道兵變多大事,皇帝都沒捨得動用自己的小金庫。而這一次,崇禎皇帝竟然主動動用了「小金庫」,從這件事就可想而知當時國庫已經窮成什麼樣子了。

到後來,大將孫傳庭被派到陝西作戰的時候竟然成了三無將軍——無兵,無糧,也無錢。

雖然孫將軍腦子腦子好使,自己會想辦法自給自足,但是終究因大明朝氣數已盡,孫將軍苦苦撐了幾年後最終還是馬革裹屍了。

那麼老百姓活不下去為什麼不投官軍而非要投民軍呢?在那混不都是吃飯嗎?走個正道總比造反強啊,殊不知人間正道是滄桑啊。

答案還是錢糧。

《明史》曾經記載,遼東邊防兵因四個月拿不到軍餉而發生了兵變。可想而知,連邊防軍都被拖欠四個月工資了,那麼內地雜牌軍······我就不說了。

當年全國鬧災,連國家都沒錢,為什麼投農民軍就有錢呢?

呵呵,那我就提醒一下了,別忘了農民軍還有另一個不好聽的名字,那就是——流寇。

「寇」就是「匪」,所謂流寇者,顧名思義那就是跑來跑去的土匪盜賊!就像李自成先生,攻下一個城池首先就是鬥地主殺富農,雖然很得民心,但是卻做得很不道德。

因為有錢人也不見得就是壞人,就像是莫言《生死疲勞》中的西門鬧一樣,人家雖然是地主可也沒做過什麼壞事啊,結果給拉出去一槍崩了。

在那個時候李自成就是干這個事的。但是李自成能幹,他的對手崇禎皇帝卻不能幹。當然,官軍中也存在有些像左良玉同學一樣的「官盜」,但那僅僅只代表局部現象。

因為李自成是流寇,所以李自成不會缺錢,也也不會斷糧,雖然戰鬥力弱,但是這些可以彌補。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彷彿看到了勝利之神在向他招手。但是上天卻總是喜歡給人開玩笑,因為這個時候一支更可怕的勢力出現在了李自成的面前。他就是皇太極和他的八旗兵。

八旗兵之所以可怕,那就是因為這支部隊具備明朝官軍和李自成民軍的兩種優勢!甚至還是這兩種優勢的綜合2.0版!

八旗兵要比李自成的流寇性質還要惡劣,他們不光搶地主,還搶平民,沒錢也不要緊,連人都一塊擄走。所以八旗兵的錢糧也是用不完的,軍隊也是打不死的。再一個就是八旗兵已經建國多年,也可以算得上是官軍了,所以八旗兵具備官軍的戰鬥力。

以至於八旗兵入關不到一年,李自成竟在短短一年內灰飛煙滅。

這雖然看起來令人瞠目結舌,但是綜合以上的因素細細品味起來就不難理解了。

1644年,李自成在把可憐的崇禎皇帝趕下台之後,屁股還沒做熱乎,吳三桂就引著清兵兵臨城下了。結果李自成先生被具有有兩種優勢的八旗清兵從皇位上踹了下來,並被趕出了京城。同年清兵定都北京,改元順治,由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二百七十多年的統治。

歷史發展到了這裡,我才忽然明白:農民軍推翻明王朝並不是偶然的,就連清兵最後吃掉農民軍都是必然的,這一切一切早在戰爭之出就已經註定。

之後八旗兵出北京一路追擊,農民軍一敗再敗,從北京到湖北李自成遺屍千里,血流成河。終於在順治二年(1645),逃到九宮山的李自成不用再敗了。

因為在這裡九宮山的武裝殺死了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走近科學之-翡翠中的干青種和鐵龍生種
女人在愛情里到底需要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