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演義》中關公之「義」文化解析

《三國演義》中關公之「義」文化解析

在《三國志》中,關羽還只是劉備手下一名驍勇的戰將,而到了《三國演義)里,關羽則位列「五虎大將」之首,唯有他一人能有「關公」的尊稱,到了清代,他更是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關帝廟遍布城鄉。其地位幾不亞於孔聖人,甚至已達到「凡今之細民不習孔氏,而大人不佞佛,然罔無畏愛公」的地步。人們之所以這樣推崇關羽,把他置於一個神的高度來瞻仰,主要還是因為關公身上的那個「義」字。

一、 「義」的不同內涵:

關公之」義」分為「大義」與「小義」,所謂「大義」指的是忠義、道義等儒家之義;而「小義」乃是指關公身上所體現的諸如俠義、仗義、兄弟之義等其他品質。

關羽也好,張飛也罷,他們並不是普通的草莽英雄抑或區區一介武夫,他們都是亂世中的有志之士。作者杜撰出桃園結義的故事,將之放在卷首,開宗明義。且看他們的誓詞:「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連李贄都說:「他三人豈尋常草澤之人而已乎!三人以報國安民為己任,豈不正是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關羽以天下為己任,正是他「大義」的體現。

同樣不見於《三國志》的降曹的三個條件,刻畫出一個降漢不降曹的「忠義」關公形象。張遼所述第三罪「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血氣之勇,安得為義」可謂一語中的。這裡所說的「義」,正是儒家強調的「大義」。所以到了關羽這裡,降漢不降曹便成了他的首要要求。得知兄長消息,立馬奔赴,甚至用「義不負心,忠不顧死」來表明心跡,在關羽心中不見有曹,只見有漢。加之後來敗走麥城時,他對於無法代表漢室的諸葛瑾的勸降,進行了義正言辭的拒絕。甚至為了襯托他的「義」,連他的坐騎也絕食而亡。兩相對比,一個「為理屈,不為勢屈」,喻於義,而非喻於利的君子形象便躍然紙上。實質上投降了曹操的「變節」行為就得到了解釋,反而更加襯托出關羽的「忠義」。

人們讀到關公單人匹馬、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保護二位皇嫂尋兄時,往往感嘆於劉關張三人的兄弟之義。然而,此處絕非僅有兄弟之義那麼簡單。在張遼問出那句「兄與玄德交,比弟與兄交何如」時,關羽的回答是:「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在古城張飛誤會關羽時,他說:「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翼德心直口快,心中所想,會第一時間變為口中所出。他不先罵雲長背信棄義,拋卻兄長不顧,而說忠臣不辱,大丈夫不事二主。可見,「忠義」的觀念在時人心中根深蒂固,它終究是凌駕於兄弟之義上的。正如毛宗崗所評:「蓋有君臣,然後有兄弟。君臣之義乖,即兄弟之義亦絕。衣帶詔之公憤為重,而桃園之私盟為輕。」關羽此舉,體現的恰恰是他無人可及的「忠義」。

除了儒家之義以外,在關羽身上還體現著俠義、仗義、兄弟之義等多種品質。

早在關羽第一次亮相時,作者就借他本人之口,說是「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才逃難江湖的。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傑形象便躍然紙上,關公的俠義可見一斑,在護送二位皇嫂的途中,不論是廖化、裴元紹還是周倉,對於關公都是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眼巴巴地想追隨左右。若能追隨,萬死不辭;若被拒絕,則表現出莫大的遺憾。能得到這些佔山為王的草寇們的尊重,多半還是因為關公的俠義、仗義。至於關雲長義釋黃漢升一處,則更將關公的俠義之心寫盡。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是對手戰馬前失,關公終不屑為那趁虛而人的小人之舉。因此,他也得到了黃忠出於真心的報答,最終為劉備招攬了一員五虎大將。

提到關公之義,就不能不提華容道上放曹操的那一段,關羽之所以放走曹操,這其中存在著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結。當年,若非曹操一意維護,怎還會上演溫酒斬華雄那精彩的一幕。正如李卓吾所言:「若非孟德具眼,英雄遂無出頭之期矣。」至關羽「歸降」後,曹操更是無時無刻不流露出對他的惜慕之情。黃金美女自是不說,連護髯的紗錦囊都為他備好,甚至將與呂布相匹的赤兔都贈與關羽。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並非只是刻意的拉攏,其中的真心毋庸置疑,也難怪曹營諸將嫉恨關羽了。武樗癭說得好:「若第論其待關公之厚,愛關公之深,不得不推為關公生平第一知己。」對於曹操所付出的種種,關羽並非毫無感念,於是,知恩圖報,士為知己者死。明知軍法無情,他還是心甘情願地放走曹操,讓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至於劉關張三人「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不倦」,若僅僅是出於對君主的忠義,恐怕還難以做到如此,畢竟三人終是不同。在受到五虎大將的冊封時,關羽起初並不高興,他說:「翼德吾弟也;盂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雖然這也是關公驕傲的表現,但也可以看出他心底的排他性,他覺得兄弟之義雖服從於君臣之義,但也並非可以完全被其取代。身在曹營時,他事事請示兩位皇嫂,恭恭敬敬,對待嫂嫂就如同對待兄長一般,這也不是普通的君臣之義可以解釋得清的。兄弟之義對於關羽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

由此,我們反觀關公之「義」,既有儒家所倡導的「大義」,又有作為一個個體存在的「小義」;既憂國憂民,希望建功立業,對於君主忠心不二;又除暴安良,俠名在外,知恩圖報,信義昭著。這樣一個人,也就難怪能得到統治者與百姓的一致推崇了。

二 、不同內涵的「義」得到推崇的原因

剛才我們分析了關公身上所體現的兩種不同內涵的「義」,既有儒家所推崇的「大義」,亦有帶有市民色彩的個人的「小義」。關公之所以受到後世的推崇,必然是得到了統治階級認可的。上位者推崇關公身上的「大義」無可厚非。他報國安民的大志,他對君主的忠心不二,都是統治階級亟需用以教化百姓的手段與工具。可是,同樣存在於他身上的這些「小義」,難道就不會與之產生衝突,不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嗎?

華容道放走曹操的情節,成功地刻畫出一個知恩圖報、士為知己者死的義士關羽。可是這個「義」,卻是為了私人恩怨拋棄國家利益的「小義」,作者為何執意加入這樣一筆,而統治者又為何允許這樣一筆存在呢?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早在出兵之前,孔明就已經「夜觀乾象」知道曹操「未合身亡」,不過賣個人情留給關羽罷了。幸好有這麼一筆,讓關羽義釋曹操的行為顯得不那麼尷尬,反而成就了一個大義、小義皆能保全的完美的關公形象。正因為曹操命不該絕,所以不論誰去結果都是一樣,關羽放走曹操並不會給未來的蜀漢帶來任何災難,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他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放走曹操。這個舉動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也就不用扣上不忠的帽子了,反而成就了關羽作為一個個體的「義」的完美。推究作者本意,當是想極力刻畫一個不論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蜀漢集團的一員,都完美得無懈可擊、將「義」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物形象。他按照內心完美的標準,努力刻畫著這個人物身上的每一種「義」,試圖將所有帶有市民色彩或者文士幻想色彩的「義」擠進正統之義允許的框架中去。在「大義」與「小義」可能發生衝突之時,他不惜創造情節來使之合法化。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樣的關羽形象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他其實並沒有妨礙到正統文化。

華容道上釋曹操只是一個特例,多數情況下,兩種看似對立的「義」都是以一種共融的狀態存在的。桃園結義的故事,就極其巧妙地結合了二者。使關羽對劉備盡君臣之義時,又同時履行了朋友、兄弟之義。統治者看到的是關羽竭盡所能地對君主盡忠,即便受到曹操那樣大的誘惑也終不變節,最後寧死不屈。始終將忠臣不事二主這一點坐得牢牢的。而市井百姓,則感嘆於劉關張三人食則同桌,寢則同床的友誼,甚至為了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感動得一塌糊塗。

由此我們發現,在關公身上完美體現了大、小兩種不同的義,上位者看到的是關羽上報國家,下安百姓,希圖跟隨皇叔匡複漢室的決心與志向。而市井百姓,則崇拜於關公的除暴安良,「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二者各取所需,都從關公身上找到了自己欣賞、推崇的品質。於是,關公之「義」便成了不同階層共同推舉的東西,且經久不衰。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弘揚關公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市關公文化促進會 的精彩文章:

西藏拉薩關帝廟

TAG:太原市關公文化促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