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革中央擬提案呼籲 實現民辦公辦養老平等地位

民革中央擬提案呼籲 實現民辦公辦養老平等地位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據測算,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消費需求在3萬億元以上,2050年左右將達到5萬億元。相對於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以及由此帶來的龐大市場需求,我國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能力有限,市場化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市場發育尚不健全。

「儘管有國家宏觀政策層面的明確支持,但由於現行土地政策在操作層面還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步伐仍較為緩慢。」民革中央提案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非營利性養老設施投資項目認定困難。根據《劃撥用地目錄》規定,對社會領域投資中的非營利性養老項目可以以劃撥方式供地。但在實際操作中,行業主管部門對養老設施投資項目的非營利性認定存在一定困難。

二是民間投資主體以出讓方式取得的養老用地難以辦理抵押融資貸款。儘管一系列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可以設定抵押權,但民辦養老項目大多兼有醫療衛生設施或者興辦在醫療用地上,由於醫療衛生設施的公益性質,大部分地區對民間投資主體以出讓方式取得的養老用地不予抵押融資,加大了民間投資的融資難度。

三是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養老機構的政策不明確。《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均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但對民辦營利性養老機構能否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沒有明確規定,限制了民間投資的發展空間。

民革中央認為,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發展多層次的養老機構,對增加和豐富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彌補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具有重要意義,而土地政策的調整能夠有效地提升民間資本的投資意願。

為此,民革中央給出三點建議:

第一招是要支持社會力量、民間資本成為興辦養老機構的主體,倡導醫養結合、功能融合的發展方向。《「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等政策性文件對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十三五」時期,要實現社會力量、民間資本興辦的養老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地位。在養老用地規劃設計上,應充分考慮養老服務設施的醫養融合,將醫養結合用途作為養老用地供應的主要類型。

第二招是推動民辦養老機構產業化發展,提高吸收社會資本和金融融資能力。支持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健康積極發展,推動其進行公司化改革、產業化經營,提升養老機構承接吸納資本進入和融資的能力。加快政策研究,簡化審批程序,在土地政策上平等對待養老領域的各類投資主體。建議相關部門按照「放管服」的要求,進一步落實現行融資政策,保障養老企業以出讓等有償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以依法辦理抵押貸款,發揮土地資產的融資功能。

第三招是拓寬土地供應來源,加大對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當前,養老服務業新增用地大多位於郊區或者是城鄉接合部,而社會需求最為迫切的是分布在主城區的社區型養老機構。建議推進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主城區存量土地資產的改造利用力度,優化養老資源空間布局。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正在進行中,建議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用於養老服務業納入試點,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用於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的可行途徑,加大對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土地供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政協網 的精彩文章:

為公平正義撐腰鼓勁
各地新一屆政協主席一覽(一)

TAG:人民政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