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中關村的背後
在我省與北京市舉辦的合作對接活動中,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最為「搶眼」,與我省頻繁互動,不僅與中國一汽簽約了北京市智能汽車創新中心項目,還與長春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省與中關村結出「並蒂蓮」,原因何在?
北京是京津冀的核心,我省主動融入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積極尋求與北京的合作,瞄準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依託吉林省、長春市和長春新區的產業基礎、空間優勢,希望與其共同培育區域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新動能。
談及與我省的合作,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翟立新興奮地說:「長春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而中關村科教資源豐富,又有非常密集的創新創業資源,通過雙方的合作,可以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在長春高新區建設長春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可以把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引進到長春,從而使長春當地的科教優勢釋放出來。同樣,中國一汽在中關村建設智能汽車創業中心,也能夠把北京相關的科技成果、人才資源集成起來,為中國一汽研發智能汽車服務。這樣就能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最終實現資源共享、創新協同和產業協作,推動共同發展。」
我省是典型的老工業基地,產業門類齊全,基礎雄厚,尤其是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提出後,改革和創新是吉林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
省國資委主任高志國向記者介紹說:「積極推動吉林省老工業基地振興,國有企業改革勢在必行,要充分利用我省的農業、旅遊、中藥材、汽車製造、科技研發及城市發展空間等優勢,支持鼓勵北京企業在農產品加工、旅遊養老、中醫藥、高新技術、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產業和領域來我省投資興業。」
我省與中關村的合作,主要是發揮創新這一「第一動力」的引領作用,讓科技和人才的力量充分地釋放出來。
「長春市有特別多的科技和人才資源,而且有中國一汽、長客為代表的重點龍頭企業,科研實力比較雄厚,而中關村多年來形成了比較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能把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把中關村的政策體系和創業孵化模式引進到長春,也能激髮長春科教資源的內在動力,對產業轉型和升級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從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能。」翟立新說。
當記者問到與我省的合作將如何推進時,翟立新滿懷信心地說:「對於合作的項目,我們希望儘快推動,早見實效,集合當地的優勢和北京的特色共同打造出一個發展的形態。中國一汽在北京建設的汽車創新中心,上半年也要爭取掛牌,正式運作。」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張妍/文 宋鍇/攝


※吉林省居住證制度一年半過渡期已滿,為群眾制發居住證72萬張
TAG:東亞經貿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