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宵節|正月十五花燈俏,鑼鼓喧天鬧元宵

元宵節|正月十五花燈俏,鑼鼓喧天鬧元宵

原標題:元宵節|正月十五花燈俏,鑼鼓喧天鬧元宵




關於元宵節的記憶,我們腦海里蹦出的是香甜糯軟的元宵,是紅彤彤的大紅燈籠,還是鑼鼓喧天的扭秧歌……我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元宵記憶。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熱熱鬧鬧過元宵。


元宵節


悠久的歷史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


經典的詩句



青玉案 · 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正月十五夜


唐 蘇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

熱鬧的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也有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舞龍燈


舞龍燈,是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1O尺,有頭有尾。龍身有九節或十一節,以長帛彩繪鱗甲披蓋其上,各節燃蠟燭,前導一燈球,由十數人手執舞弄,屈曲盤旋,隨燈球而上下,前後敲鑼打鼓以壯聲勢。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元宵節


燈謎猜一猜


中心一點不見口 (打一字)


穿門小徑到堂前 (打一字)


身穿雪白外衣,心藏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無人問。(打一食物)



上元佳節,一盞花燈帶來吉星高照,一碗湯圓送來團團圓圓。2018,又是嶄新的開始,願我們都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省青島旅遊學校 的精彩文章:

TAG:山東省青島旅遊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