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方孝孺一人殺身取義了,連累十族人值得稱頌嗎?

方孝孺一人殺身取義了,連累十族人值得稱頌嗎?

被稱為」讀書人的楷模「的方孝孺名滿天下,看他的名號就知道讀書了得。他的老師是宋濂,和皇太子朱標算是同門師生。建文帝當時非常倚重三人,其中就有他。

朱棣打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迄今還是個謎。

為了清除反對他的人,朱棣首先找到方孝孺。朱棣的軍師姚廣孝,就是道衍和尚曾經事先提醒過他:「殿下攻下京城後,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會絕了!」

朱棣對這位和尚參謀可謂是言聽計從,他做好了心理準備,和這位大儒定會有言語衝突,可他萬萬沒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副慘樣。

朱棣在大殿接見了方孝孺,開始確實是以禮相待,朱棣打算讓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其實誰起草詔書都無所謂,但建文帝討伐燕王的詔書就出自方孝孺之手。除了方孝孺名氣大外,借他的手為自己正名是個最好的選擇。於是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口舌辯論。

朱棣先發言:「我法周公輔佐王耳。「

方孝孺質問:「成王安在?「

朱棣說:「伊自焚死。「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回答:「國賴長君。「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詞窮,說:」此朕家事耳!先生毋過操勞。「

話說到這一步,朱棣沒有耐心了。他命人強授筆墨於方孝孺,說:「詔天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再逼,方孝孺寫下四個大字「燕賊篡位」。惱羞成怒的朱棣見方孝孺不為所用,便以誅滅九族相威脅。方孝孺說:「便十族奈何!「

這場辯論會終以方孝孺的勝利划上句號。但由此帶來的後果卻是由朱棣開始的。

於是便有了一場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滅十族的慘劇,為湊夠十族,方孝孺的朋友和門生都被算了進去。朱棣讓方孝孺看著他逐個殺人,在精神上刺激折磨他。方孝孺不為所動,直至十族共873人被殺光殆盡,他本人也殺身成仁。

於是後人就誇讚方孝孺如何對抗強暴,如何堅持正義,如何死得大有價值,如何成為讀書人的楷模。

是這樣的嗎?怎麼我看到的卻是一個自私的人。我無法想像僅為自己的信念,親眼看著老老少少的親人在痛苦中死去,親眼目睹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死去,何謂朋友?為你付出性命的朋友?那方孝孺能為朋友貢獻什麼?親耳聽到自己的學生哀號死去,只為自己的氣節不受損。

方孝孺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害死了873條無辜的生命,雖不是他殺的,可」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方孝孺為了自己能青史留名,拉了873條性命做墊背,我們在罵劊子手朱棣的同時,不該想想方孝孺的冷漠無情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味以往 的精彩文章:

奧匈帝國的皇室難逃厄運,茜茜公主也不例外
盡我一世保你周全的趙匡胤

TAG:回味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