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家」與「國」守歲

為「家」與「國」守歲

年的氣息,春的腳步正近時,我們的心便朝向了家的方向。

回家的列車上,窗外景色萬變,我們彷彿聽到了熟悉的鄉音,嗅到了誘人的茶香,看到了父母的笑顏。踏上歸途,一整年的疲憊早已被滿溢的幸福完全驅散。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從古代戍邊的將士,到今天報國的官兵,家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溫暖的所在,又是一往無前的力量源泉。不僅詩人用最優美的詞句去吟詠,畫家也用最絢爛的顏色去描繪,音樂家用最動人的旋律去謳歌。

之于軍人,家是什麼?

軍人眼中,家是一處為遮風擋雨的避風港,是一桌熱了又熱等待歸來的飯菜。當我們帶著一年的歷練、一年的成長、一年的收穫回家時,家讓我們把過去的成功打包貯藏;當我們帶著對挫折的失落、對未來的迷茫回家時,家讓我們獲得慰籍、尋回自我,讓我們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家,就是這樣一個我們棲息心靈的凈土地,一個理解、包容、支持我們的地方,一個牽掛、關心、呵護我們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忘卻煩惱,換上新衣,貼上春聯,包上餃子,盡情地呼吸溫潤的空氣。回家,是為了更好地再出發,哪怕只是在家待上一兩天,征程再啟之時,充滿著劈波斬浪的決心和無窮無盡的動力。

軍人眼中,家是一張放在內衣口袋的全家福,照片里或老少團圓,或三人和樂。過年,自古以來就是團圓的佳節,也許我們在部隊是新兵、是班長、是連長、是營長,這長那長,但在家這張全家福里,我們是兒子、是女兒、是兄弟、是姐妹、是丈夫、是妻子、是父親、是母親……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父母的嘮叨語,夫妻間的悄悄話,兒女們的撒嬌,兄弟姐妹的祝福,都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天,從心底湧起無邊的溫暖。家人,為我們擦去額頭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滲出的汗水,撫摸著我們手上訓練磨出的老繭,換下伴我們摸爬滾打、風裡來雨里去的軍裝,用帶著體溫的親情把我們的內心填滿。

在中國軍人眼中,家不僅是「家庭」,還是「國家」,是我們枕戈待旦,用青春和熱血去守衛著的腳下大地、頭頂藍天。「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軍人而言,王維的這詩同樣適用,就在不少戰友奔波在回家路上時,更多官兵卻不能回家,聽爸媽一句「你啥時候回來,咱家啥時候過年」而心頭一顫。他們知道比失落更重的是戰位,比孤獨更重的是職責,比寂寞更重的是榮譽,比回家更重的是國家。

在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眼中,軍人又是什麼呢?它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成為一種象徵,它修飾著堅韌、勇敢和正直,它表達著敬畏、堅持和信賴。

過年了,戰友們,我們為家守歲,為祖國守歲!(湘 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新聞網-滾動 的精彩文章:

TAG:國防新聞網-滾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