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媒體時代,有些傳統不能丟

新媒體時代,有些傳統不能丟

導 讀

人們對媒體的期望,已不僅是事實的記錄者,而更多地是社會觀察者、思考者。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名言,用來形容當下中國媒體所處的生態再合適不過。

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近些年媒體形態不斷更新換代。我們有了先進的采編設備,數字攝影、激光照排、視頻直播等已成常態,生產更多精彩新聞成為可能;我們有了快速的傳播效率,從內容生產、渠道分發到用戶信息反饋,從微博、微信到移動客戶端,從網路直播到新型網路社區,現代傳播體系蔚為大觀,覆蓋更多受眾成為可能。然而與此同時,當「人人都有麥克風」,輿論場上愈發眾聲喧嘩,謠言與暴戾齊飛,八卦與窺私難抑,大量自媒體的興起詮釋著當下媒體的定義,也稀釋著媒體的傳統權威。

比如,前段時間某演員與嘻哈歌手事件。一些娛樂號使用「周三見」的套路,迅速鎖定一波熱搜。其後,該明星的大量信息被曝光,輿論場來了一次「全網大捉姦」。儘管大起底中,嘻哈歌手被扒出歌曲有低俗內容招致撻伐,起到了揚清去濁的作用,但某些媒體所謂「出軌隊加1分,吸毒隊不甘示弱」等調侃,仍然刷新了社會對媒體的認知。

再比如,留學生江歌被殺案。短短几天發酵成現象級的公共事件,與某些媒體的「深度介入」不無關係。這邊失獨母親渴望了解女兒生前最後一刻,那邊就有欄目組記錄下雙方見面的視頻並公之於眾;這邊雙方嫌隙加深,那邊就有自媒體大號喊出「堅決不原諒」。圍觀者的情緒被媒體的「憤怒體」點燃,但這是否有助於正義的伸張,喧囂之中似乎沒有人思考。

……

諸如此類的案例令人深思:新媒體時代,到底新在何處,又該新在何處?回顧業界對於新聞的種種定義,當「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等功能被微博、微信等用戶稀釋,當機器人都能寫出消息,社會是否還需要媒體的傳統功能?傳統媒體又如何重新殺出一條生路?

其實,看看每次輿情爆發後是如何定紛止爭的,答案就基本明了了。當關鍵時刻,碰到重大事件,遭遇流言謠諑,人們還是會期待官方表態一錘定音,傾向讓主流聲音來釐清是非。顯然,人們對媒體的期望,已不僅是事實的記錄者,而更多地是社會觀察者、思考者。這些功能的發揮,恰恰需要建築在傳統價值之上。比如明辨是非,以理性精神和專業素養呈現事件的全貌;比如激濁揚清,以時代推動者的擔當傳遞社會正能量;比如常懷憂思,以長遠眼光當好社會的瞭望者。媒體縱然再「新」,技術縱然再炫,這些舊傳統都不能丟。

「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毀譽忠奸」,關鍵時刻以職業精神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當好社會輿論的穩定器和社會心態的導航儀,永遠是媒體應有之責。

(作者為北京日報評論員)

【文章摘自《青年記者》2月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記者 的精彩文章:

「直播+」監管應跟上

TAG:青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