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為什麼不能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

你為什麼不能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

GIF

『 這 是 陪 你 的 第3 7 9個 夜 晚 』

總和親近的人發脾氣,其實是一種情緒置換。帶著有恃無恐的心理。與其出口傷人,不如先讓自己靜一靜。不要傷害愛你的人,也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1

在生活中,你或許會遇到這樣的人。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受氣了,就特別容易把這種情緒轉嫁到別人身上。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是這樣的人。

之前有朋友對我說,女友在單位工作不順利,或者被老闆批評了,回到家就會滿臉不高興,動輒兩個人就要吵架,一點小事都要鬧到天翻地覆。

另一個朋友也有自責,面對父母時,明明想說的話不是這樣,可偏偏一說出口就變了味道,總是有一股無名火。

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和我有類似的經歷。

放學回家,父母都板著臉不說話,你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今天平安過去倒也罷了,如果稍微犯點錯誤,或者考試卷子要讓家長簽字,那就免不了一頓打罵。

很多人當了父母,也有類似的經歷。

上班的一天都是不順利的事情,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到自己的愛人,也是哪兒哪兒都不順眼,甚至其實一個非常小的錯誤,都會被放大百倍。

你或許也進行過這樣的反思。

你也知道,並不是愛人招惹了自己,並不是孩子真的有那麼大的罪過,但就是發了那麼大的脾氣。

你也明白,發火其實不對,生完氣也後非常後悔。

但在當下,就是忍不住,一忍再忍,還是沒忍住。

噼里啪啦生完脾氣,感覺自己舒坦了,氣順了,然後再開始後悔。

想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但那時就是不行。

那到底為什麼,你就是不能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呢,為什麼越是關係親密,我們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呢?

2

原因有多種多樣。

你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會有:越是面對親密的人,越無法控制情緒,展露的缺點就越多。好像是因為關係親密,所以人們都不綳著做那個善意的自己,反而變得肆無忌憚。

這原因其實對,但不夠深層。

我今天想告訴你的是:越是親密的人,越容易被你用情緒進行置換。

什麼意思?就是由一件事引發的情緒,最終導致的惡性循環。

舉一個例子:

你在公司被領導職責,心裡不舒坦,彆扭了一天。

結果下班在寫字樓下,因為快遞送錯了單子,和快遞爭辯了幾句,結果心裡更不舒服。

回到家看到老公沒有做飯,而是直接玩起了遊戲,這時就會火冒三丈,和老公吵了一架,心裡感覺百般委屈。

孩子放學回家,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又是一股火湧上心頭,一頓指責,孩子嚇得哇哇大哭。

老公這時說,你發這麼大的火幹嘛?不就是一次考試沒考好嗎?你至於嗎?

你也不甘示弱,有什麼不至於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都怪你,一天天就知道打遊戲,也不管家裡,什麼都要我操心,我就是天生的勞碌命。

老公無奈地搖頭,真是不可理喻。

結果你和老公又吵了一架,差點有了感情危機。

但我們對整個事件進行一下復盤,你就會發現,這些和老公和孩子的爭吵,起源是什麼?

其實就是工作上的一些煩心事而已。

因為工作煩心,帶著工作情緒,到樓下看到陌生人不順眼,回家看到老公不順眼,看到孩子不順眼。

但若是今天工作順利心情很好,快遞送錯單子也會說沒事,回家後老公玩遊戲也可以諒解,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也會說下次努力就行,格外溫柔和善解人意。

因為一件事,引發之後的所有事,就是連鎖反應。

就是心理學所談的:情緒置換。

3

心理學有八大著名效應,其中一個是:踢貓效應。

簡單來解釋,就是人特別容易、也特別善於向比自己低或者比自己弱小的人發泄不滿情緒,最次也是地位相當。

很顯然,在剛才的事件中,快遞小哥的社會地位比自己低,丈夫在家庭關係中的位置和自己不相上下,孩子又比自己弱小,所以這些壞情緒就及其容易傳播。

你很少看到,因為領導批評自己,產生了壞脾氣,就把領導臭罵一頓的例子。

如果真的有,那反倒能夠解決這種情緒置換的惡性循環,當下就能把情緒疏解開,也就沒有後續這些連鎖反應了。

其實說白了,把自己的壞情緒轉移到親密的人身上,是一種置換。或者加一個定語,是一種相比之下比較安全的置換。

這是一種帶有攻擊性的心理防禦能力。

因為你從潛意識裡知道,哪怕你對愛人和孩子發了脾氣,他們也不會怎樣,充其量是鬧個彆扭,床頭吵完床尾合,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但你如果和領導吵一架,那後果就相當嚴重了,可能會被扣工資,甚至會丟了工作。

相比領導或比自己低位高的人,這些都是硬骨頭,但比愛人孩子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這些都是軟柿子。

一句可能不太精確的描述,吵架也是一樣,都愛找軟柿子掐。

恰好,和你親近的人,都是軟柿子,他們會理解你,會包容你,會忍讓你。

所以,安全的情緒置換,就是你會把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以此來發泄和抵抗自我的這種消極和不滿。

並且知道,轉移過去之後,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這就是我所談的,相對安全的壞情緒置換效應。

4

但注意了,相對安全,不是絕對安全,想要改善這種狀況,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改變自己這種習慣性地將不滿發泄給別人的態度。

你可能小時候也會聽到這樣的話:

你怎麼總和你爸一樣,用完東西不知道收回原位,有前手沒後手。

你怎麼總是你和媽一樣,喜歡起床後不疊被子反倒是去洗涮化妝。

看著是批評孩子,實際上呢?

是在宣洩對丈夫或妻子的不滿,而且這種不滿還是經過了日積月累,沒有進行過有效溝通,都是一些歷史性遺留問題。

人們非常容易受到這種長久的沮喪態度影響,一有其他的事情就會進行聯想,從而說出剛才這種類似的話。

所以,你要明白,當你習慣遷怒別人時,你所進行的情緒置換,是沒有邏輯的,是沒有根據的,甚至對於置換人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這時,就需要你冷靜下來,做到三點:

第一, 有了情緒需要及時排解,正面引導,善於反省。

被領導批評也好,在外受了委屈也好,都要及時解決,不要將問題遺留下來,不要過夜,更不要帶著情緒去面對其他人。

善於反省,善於從壞情緒中提煉出有用的東西和價值,用以自己不斷進步和提升,而不是空有一腔怒火。

第二, 不要抱著親密的人就足夠安全的想法,狗急了也會跳牆。

習慣遷怒於親近的人,無非是覺得他們都會忍讓自己,發次火也無所謂,但若總是讓對方接受負能量,久而久之,他們也會受不了。

在你發火時,他們也有了壞情緒,他們也必須進行疏導,如果雙方都是這種態度和性格,就會惡性循環,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第三, 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別人想想,也多冷眼旁觀自己。

在想要發火前,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你如果是他們,接收到你的這種壞脾氣,會不會覺得莫名其妙,會不會也會難過失望,多換位思考,自然就會冷靜下來。

也多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學習一些心理學常識,嘗試用更加科學和理性的角度去拆解和復盤壞脾氣,不要白白浪費了口舌,又徒增了煩惱。

5

縱觀以上,其實你已經明白,我們不能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原因很複雜,但歸根結底只有一條——

心理防禦機制不夠健全,總是靠著發泄和騰空情緒來獲得疏解,不會自我消化和排解,不懂得利用情緒去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情緒並非是一無是處,裡面其實透露著成長。

人也有諸多焦慮的時刻,但想要屏蔽掉這種焦慮,遷怒別人卻是無一利而有百害。

你要學會抗壓,要有一點自我疏導的能力。

要學會與自己的壞情緒相處,更要學會正確引導它們。

總是不能和身邊的人好言好語,不如好好反觀自己的內心。

與其總是出語傷人,不如獨自靜一靜。

· 你 或 許 會 喜 歡 ·

雲很淡,風很清,任歲月浮浮沉沉

感謝你沒走,還好我仍在

「你媽不知道你的新鞋是爆款好幾千塊吧」

你連死都不怕,就怕自己太平凡

我 們 的 相 逢 只 差 一 次 分 享


不 懂 你 的,為 你 憂 愁 。明 白 你 的,嘆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我 是 你 的 樹 洞 , 也 是 你 的 枕 邊 人

? / Memory —— 久石讓

文中插圖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麼遠那麼近 的精彩文章:

「你媽不知道你的新鞋是爆款好幾千塊吧」
感謝你沒走,還好我仍在

TAG:這麼遠那麼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