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說元宵:這是個放飛自我的節日

畫說元宵:這是個放飛自我的節日

賀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等,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由於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就稱為「元宵」,象徵「一元之始,萬象更新」。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是諸多傳統節日當中最熱鬧的一個。至少從隋代開始,元宵節就已經有了豐富的習俗活動,並形成了鮮明的文化性格。每到元宵節,政府取消宵禁,允許百姓在夜裡出遊玩樂,久在深閨的女性也得以走出家門,盡情狂歡。人們放下男女之防、貴賤之別,共度良宵。經過歷代發展,元宵節逐漸形成踏月走橋、觀燈彩、猜燈謎、放煙花、舞龍獅、跑旱船等節慶活動……白晝為市,夜間燃燈,火樹銀花,蔚為壯觀。

山東濰縣楊家埠永興店 年畫《正月十五鬧元宵》民國 33×21.5cm

古人把過元宵節稱為「鬧元宵」,「鬧」是元宵的精髓所在,也即「狂歡」之意,旨在放飛自我。

元宵節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是在宋代,其時燈節更加豐富多彩,節日慶典由皇帝親自主持,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精巧繁複,逛燈市是男女老幼都不能錯過的娛樂活動。節日中各種社火、舞隊、百戲競陳街頭,百姓都在此時走出家門,徹夜狂歡。婦女們也精心裝扮,走出閨閣,加入到元宵狂歡中來。辛棄疾的詞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正是宋代元宵節盛況的真實寫照。

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些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堪比遊樂場中「鬼屋」的雛形。

南宋李嵩的《觀燈圖》就描繪了女性和兒童元宵觀燈嬉戲的場景。雖然畫面不甚熱鬧,但對花燈的描繪十分精美,不僅有正上方的大型彩燈,還有右側兩名童子,一提兔兒燈,一提瓜形燈,旁邊的桌子上還放著一隻走馬燈。

宋 李嵩 觀燈圖

明代元宵節最為盛大,如果根據假期多少來判斷節日的重要性,那麼元宵節一定是明代第一大節。明朝政府官員一年總共只有30天假期,元宵節就佔了10天。明代元宵節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當時的盛況從兩幅明代畫作中可窺一斑。

《憲宗元宵行樂圖卷》描繪了明憲宗朱見深正月十五在皇宮裡慶賞元宵節的各種情景。該圖長624厘米,寬37厘米,署成化二十一年(1485)仲冬吉日。畫面中,從早至晚的各種節目,場面均有憲宗在場,其中演出、雜技、魔術、煙花爆竹及整山燈市等場面恢宏,表現了憲宗在宮內設街市,模仿民間習俗放爆竹、鬧花燈、看雜戲以示與民同樂的情景。

明 憲宗元宵行樂圖卷

憲宗元宵行樂圖卷(局部)

另一幅《上元燈彩圖卷》主要描繪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區一次元宵燈市與古董貿易相結合的集市活動,該畫作長達2米、高0.26米;畫面上既有傘蓋相隨的達官貴人,也有三五成行的平民百姓,人們逛街賞燈、看熱鬧的同時,還走進店鋪欣賞字畫,評頭論足;或在攤位上把玩瓷器,侃價購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明 佚名 上元燈彩圖

上元燈彩圖(局部)

這兩幅畫作一幅反映宮廷,一幅反映市井,全面展現了明代元宵節的盛況。

到了清代,元宵節的節期縮短至三天,雖然宮廷不再辦燈會,但也有記錄宮廷元宵節的畫作傳世。《乾隆帝元宵行樂圖》描繪的便是清代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們在宮苑內慶賀元宵節的情景。圖中乾隆皇帝坐在樓閣上,正安詳地目視著皇族子弟們慶賀元宵節。另有《昇平樂事圖》,也描繪了宮廷仕女、孩童鬧元宵的場景。

清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絹本設色 縱302cm 橫204.3cm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局部)

清 佚名 昇平樂事圖 18.5×24.3cm

在歷代元宵節的狂歡之中,古人的瘋狂程度其實遠超畫作所表現的內容,甚至倫理道德和等級秩序都是可以顛覆的。元宵節這一天,男女情人可以公開交往甚至私會。有的朝代還形成了「偷俗」,未婚女性結伴去別人家偷菜,以祈求美滿的因緣。據《帝京景物略》記載:「金元時,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雖竊至妻女不加罪。」儼然上升到了偷人的地步,真可謂放飛自我到了極致。

馮夢龍在《喻世名言》卷四中寫道:「只為這元宵佳節,處處觀燈,家家取樂,引出一段風流的事來。」這種情況在古代並不稀奇,所以元宵節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本土情人節。

隨著農耕社會和封建禮教的遠去,今天的人們不再需要通過元宵節來尋找愛情、釋放自我了,也許這是元宵節不再盛大的原因。但請記住,這是個放飛自我的節日,不要讓一碗湯圓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網 的精彩文章:

走進三大博物館看看「汪」
藝術品拍賣只是一個普通生意

TAG:中國美術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