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厲害了,我的國》:人民要的是什麼?

《厲害了,我的國》:人民要的是什麼?

原標題:《厲害了,我的國》:人民要的是什麼?


大概在幾年前,我去了一趟貴州和雲南。地圖上顯示只有幾公里的山路,山區里的大巴車卻足足繞著山路盤旋行駛了兩個小時,而當我在車上與當地居民聊天時才知道,這條路還是近幾年才修的,擱過去,是得自己走路上山下山。


這一路上看到的很多落後與改變,給了我很大震撼。在此之前我是只耳聞卻未真正見過、感受過欠發達地區是怎麼生活的。從那回來以後,我就慢慢改變了我的很多看法,拋棄了一些過於不切實際的念頭,模模糊糊中才意識到,人民真正要的可能是什麼。

人民並不只生活於發達地區,人民也不是全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知識分子。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還有著大量的欠發達地區,中西部省份里還有大量的未脫貧人民。


就像這部紀錄片的片名那樣:「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X」是2016年的網路流行語,當它出現在2018年上映的紀錄片電影片名時,對一些朋友來說這是有些落伍的了,但對另外一些朋友來說,考慮到電影從立項到上映的時間跨度和部分地區的信息接受速度,這個流行語的流行程度可能剛剛好。


當然,《厲害了,我的國》的藝術性並不算多高。它的配樂很飽滿,背景音樂很激昂,敘述的事件也很繁多,雖然有大量的航拍美鏡頭,但是在素材的剪輯和旁白的加工上,需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


這裡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伊文思導演的幾部紀錄片和趙啟辰導演的幾部紀錄片,這幾部紀錄片在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觀點的同時還兼具了極強的藝術性,是好的政論紀錄片的典範。

而《厲害了,我的國》好就好在,它的內容是非常具有價值的。紀錄片剛開始,出現的依次是五星紅旗、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這些都是中國最大的象徵,是人民群眾的凝聚體。鏡頭隨即轉入十九大會議的視頻畫面。


緊接著就是全片介紹的內容,分別是基建、扶貧、教育、醫療、軍隊與一帶一路。這幾樣都和中國及中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的是直接相關,有的是間接相關。


經濟體的增長、生產力的進步讓中國的經濟總量成為了世界第二。在紀錄片開始,就介紹了港珠澳大橋。這座大橋預計於2018年07月01日前正式通車,將會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在紀錄片里,工作人員直接很有底氣地給了好幾個「最好的」說法:「最好的裝備、最好的工法、最好的工程……


在紀錄片里,工作人員自豪地這麼說:「以前是有什麼做什麼。現在是你想怎麼干,都有能力製造專門的東西干成。


這是一種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底氣。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在詞裡面說:「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到了今天,我們已經有了四通八達的長江大橋和跨海大橋,還有了長達十五萬公里的高速公路與拉動了三十多萬家公司發展的中國高鐵技術。曾經山鷹都飛不過的地方,現在只要十分鐘就能穿梭。


想致富,先修路。」你解決了交通這種真正密切關聯到民生的問題後,才有可能帶動起當地的經濟發展。說回貴州,就在那個山路崎嶇難以通行的貴州山區里,悄然架起了許多高橋。


其中世界最高的北盤江大橋就在這裡,大橋由雲貴兩省合作共建,全長1341.4米,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這也是世界最高的橋樑。貴州都格鎮和雲南普立鄉隔江而望,兩岸居民歷史上互通往來,要翻越三座山頭,走40公里山路,才能到達對岸。大橋通車後,雲南宣威市區至貴州六盤水的車程將從此前的5個小時左右,縮短為1個多小時。


過去中國的國力不強,我們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但中國國力上升了,要獨立自主了,因此也在肉眼可見的速度里,天眼誕生了、量子通信取得了突破、全球最多的4G網路基站出現了。


這些前沿的工作人員是在干實事的,因此他們的感受是最明顯的。

還有一群人,他們的感受也是最明顯的。


如果要問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誰,也許是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儘管紀錄片里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很明顯,他們都有同一個名字:人民。


當基建介紹到尾聲時,畫外音出現了主要矛盾的表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接著,我們的視線就從一個又一個恢弘的大國重器轉移到了偏僻落後的貧困地區。


在西藏達孜縣,書記洛措就是一個忙碌於基層的扶貧工作者。她在片中說:「政策不是上傳下達,開個會就結束了。宣傳工作是要靠我們來做的。……當地的居民他們自己不操心的,我要替他們操心,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這幾年,全國正如火如荼地辦著扶貧工作,這不是在網上隨隨便便的幾句調侃,而是真真正正地在辦實事。

這些地方有多窮呢?我有一個做社會學調研的朋友小項曾經去貴州做過實地考察。回來後感慨不已,他說他們從凱里進三都的時候,走了很長時間的盤山公路,在隧道口還看到有工人的施工,而詢問後得知這些是要修到山另一頭的。再然後從三都進獨寨的時候,路很不順,很顛簸,而當地人說,半年前連左右的路都沒有。



小項還舉了個例子,那時他們隊伍一起去一個村莊調研。總共十八戶,但算來算去都只有十七戶,後來發現最後一戶在山上,但是沒有路可以過去,得用爬才能上山,他去的那幾天下著雨,門口都是淤泥,家裡只有老人和小孩,靠農業生活。


這些問題才反映出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才會有「我們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訂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就是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話出來。


看到紀錄片里介紹的這些變化,有的人會覺得說得很好,有的人會不以為然,大家關心的東西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生活的基礎不一樣,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樣的,大家對公平公正的追求是一樣的。


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問題,但好在我們越來越看到希望,看到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問題正在獲得解決。


桑田碧海須臾改。


站在一個民間的立場上,我說出了上面這些話。也許你不會同意我,但我希望你聽我說。畢竟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樣的,對公平公正的追求是一樣的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推薦:聊聊今年春晚


我寫,你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鯉的書林齋 的精彩文章:

TAG:孔鯉的書林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