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游上海玻璃博物館,看古代玻璃文物!原來戰國時,中國就有玻璃了

游上海玻璃博物館,看古代玻璃文物!原來戰國時,中國就有玻璃了

原始玻璃管珠,春秋至戰國。上海玻璃博物館藏。戰國時不僅將蜻蜓眼玻璃珠作為裝飾品而大量生產,而且以玻璃製成仿玉品也成為玻璃的另一項主要用途,1975年湖南省長沙市楊家山出土的一件戰國玻璃璧即為此時仿玉品的代表,顯示了戰國時期中國玻璃製造業的高水平成就。

公主珠玻璃朝珠一串,清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胎質,套梅花形白色玻璃,花心套紅色玻璃,北方俗稱「公主珠」,為公主出嫁時陪嫁的朝珠。共計107顆藍色玻璃珠和3串17顆白色珠,另有2顆金絲琥珀。

藍色花瓶狀玻璃發簪,宋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胎質,風化現象輕微,光氣明顯。發簪吹制呈花口瓶狀,簪身均勻,表現了當時工匠已經熟練掌握吹制技術。

綠色谷紋玻璃瑗,漢代。 上海玻璃博物館藏。谷紋琉璃璦多見藍色、綠色、透明色,谷紋大小排列並不均整,直徑一般在4cm左右,料質清透,模壓成型,但平整度不高,環身常有結合痕,可能與其製作工藝有關。

白色玻璃組佩,宋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白色玻璃胎質,宋代對官員服飾有詳細規定,此組配應該為其中之一,直到明代也有沿用。

白色玻璃童子像,元明時期。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八角印,漢代。 藍色玻璃胎質,風化現象明顯,有過渡層。橋鈕,八角印身。(圖片版權均屬上海玻璃博物館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7部電影單日票房過千萬,這個周末的賀歲檔玩出了「戰國風」!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和廉頗誰厲害?長平之戰若廉頗指揮誰贏?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