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東周欲為稻」,縱橫家的威力強於百萬雄師
文史
03-02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明爭暗鬥,實事瞬息萬變,。在這樣的時代中生活著這樣一種人,他們憑藉著口舌之才,思辯之能活躍在神州大地上。他們便是「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的縱橫家。
《戰國策》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周想要種植水稻,上游的西周不肯放水,東周為此而擔憂。蘇子就對東周君說:「請讓我去說服西周放水,可以嗎?」於是蘇子就去拜見西周君,說:「您的主意打錯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東周有了致富的機會。現在東周的百姓都種麥子,沒種其他東西。您如果想坑害他們,不如給他們放水,去破壞他們所種的麥子。您放下了水,東周一定會改種水稻;種上水稻後就再給他們停水。這樣一來,就可以使東周的百姓完全依賴於西周而聽命於您了。」西周君說:「好。」於是西周放水。蘇子則得到了兩國的賞金。
這就是縱橫家的威力,本來不可調和的地區矛盾,被縱橫家三言兩語化解。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縱橫家們正是看穿了人性死穴。所以他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戰國中立於不敗之地,影響著歷史車輪前進的方向。


※趙武靈王膽大包天,扮作使者見秦王,四年後一個君王客死秦國
※毛公鼎-西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青銅鼎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