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名臣包拯,原來是一位儒雅的白臉長須文人,可後來怎麼就黑了呢?

北宋名臣包拯,原來是一位儒雅的白臉長須文人,可後來怎麼就黑了呢?

說到公正嚴明,懲治貪官的故事,就不得不想到北宋名臣包拯,人稱鐵面無私包青天。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標誌性的大黑臉,但如果我告訴你,包公原本是一個白面書生,你相信嗎?

比如,故宮收藏的《歷代賢人》畫冊里,包公就是白臉長須,安徽合肥包公祠里的包公塑像、甚至包氏族譜里的包公畫象,都是和藹可親的白臉文人。那他怎麼就變成黑臉了呢?

文史大家胡適曾考證過這事兒,他說,第一次把包公寫成黑臉是在明朝,後來在各種記載里,他就被「越描越黑」了,之所以「黑」,是因為儒家觀念里,五德中的「水德」和司法刑罰相關,水德對應的顏色就是「黑」。到了清代戲劇里,又給包公額頭上加了個月牙,意思是他有穿越陰陽兩界的特殊能力。

大家看看,越是不公平社會裡,人們就越希望有鐵面無私的救世主,黑臉包公正是人們對清正廉明的期望和表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三金雜家筆記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說它是一個極度貪財又欺軟怕硬的古精靈!

TAG:萬三金雜家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