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朝戰爭史(3) — 朱重八的逆襲人生(上)

大明朝戰爭史(3) — 朱重八的逆襲人生(上)

原標題:大明朝戰爭史(3) — 朱重八的逆襲人生(上)


作者:瀚海狼山


附上期:《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淮右布衣:


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縣)孤庄村的一個貧農家庭,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在家裡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發跡後改名朱元璋。

根據朱元璋後來自己寫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朱元璋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地屬通德鄉,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務農為生。



朱重八的父親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數輩人,都是拖欠稅款者,在淮河流域到處躲債,想找一個地方做佃戶,過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難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餘孩子都因無力撫養而送人或嫁出。


朱重八的家庭出身,絕對的好成分——八代赤貧,根正苗紅!


由於家裡貧困無法讀書,朱元璋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放牛為生。

加入反元義軍:


元朝壓榨百姓,民分四等,民族矛盾尖銳。蒙古人統治下的安徽鳳陽一代的漢人屬於「南人」、是最下等的「賤民」,賦役最沉重,再加上淮河流域自古災荒不斷,民眾長期在死亡線上掙扎。



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朱重八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朱元璋稱帝後,不忘劉家這份恩情,封劉繼祖後人為侯爵,世襲罔替!可見做人還是厚道一點的好!


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只好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在寺里每日掃地、上香、打鐘擊鼓、燒飯洗衣,還時常受到老和尚斥責。不久,當地鬧饑荒,寺里得不到施捨,主持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這樣一來,朱重八連安穩的寺廟和尚飯也吃不上了!年僅17歲的朱重八也只好離開寺院托缽流浪。托缽化緣是好聽,實際就是當逃荒要飯的流浪乞丐!



朱重八邊走邊乞討,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於1348年又回到了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同時也受盡了饑渴寒冷和人間的勢利白眼!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朱重八變得殘忍、多疑。

這段生活對朱重八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外雲遊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期。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北方的白蓮教也在進行同樣的宣傳。朱重八在流浪中,接觸到這樣的宣傳。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加上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鋌而走險。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揭竿而起,士兵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並推韓山童為明王。接著,徐壽輝起於蘄州;李二、彭大、趙均用起於徐州。


幾月之間,各地紛紛響應。第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定遠「土豪」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起兵,數萬百姓起而響應。郭子興聚眾燒香,成為當地白蓮會的首領。二月二十七日,起義軍攻下濠州後,郭子興自稱元帥。隨後,郭子興據濠州而堅守,號令彰明。


此時還在皇覺寺為僧的朱重八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官府告密。於是,朱重八決意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重八25歲。



朱重八入伍後,作戰勇敢,為人機智,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把他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朱重八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把賞賜分給大家。


不久,朱重八在隊伍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總是和他商量。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馬秀英,是其至交馬公的小女兒。馬公死後,這個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郭子興見朱重八是個人才,於是便把養女馬氏嫁給了他,從此軍中改稱其為朱公子。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朱重八從此變成了朱元璋。


朱元璋能登上歷史的舞台,娶郭子興的養女馬秀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否則朱元璋一輩子可能也就是一個兵頭而已。這裡就牽扯出朱元璋真正的相貌這個歷史謎團。



近代流傳最廣的朱元璋畫像,那是相當的醜陋——「豬腰子」臉,長下巴,相貌倒是真的「驚世駭俗」了,但歷史上真正的朱元璋就長這樣?


這幅畫像,被專家認為是清朝乾隆年間所製造。清廷醜化明朝歷代皇帝,是出了名的不擇手段。乾隆年間距離朱元璋的時代,已經過了400多年,畫像如此醜陋,無憑無據,有故意醜化的嫌疑。


而明朝初年,朱元璋登基後所制的中老年時期畫像,則方面大耳,儀錶堂堂。這種帝王畫像,又難免有刻意美化的嫌疑,但還不至於太離譜,否則朱元璋一定會宰了畫師。年輕的朱元璋不一定貌若潘安,但肯定不是乾隆版畫像那麼丑的嚇人。理由:



首先,朱重八從一個毫無背景、和尚出身的小跟班,「空降」到郭子興的隊伍,能夠在數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土豪郭子興的心腹,並最終成為女婿——作戰勇敢、會團結人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朱重八本人就相貌堂堂,拿的出手,上的了檯面;否則哪個土豪喜歡留個醜八怪在身邊,還把女兒許配給他?馬秀英是義女,對義女更不能虧待,否則大家都會說閑話。因此這樁非常關鍵的婚姻,本身就能證明年輕的朱元璋相貌非常可觀。



其次,朱元璋的兒子、孫子,明朝前幾代帝王,都是方面大耳,美髯飄飄,絕對都是當時的美男子形象。雖然可能也都被「美化」過,但同樣不至於太離譜。從遺傳學上講,兒子、孫子屬於和朱元璋很近的後兩代直系男性,相貌肯定和祖輩有大體相似之處。兒孫都是方面大耳,身形肥大,朱元璋本人即使年少時一貫營養不良,但也不至於發育成個畸形臉吧。


通過以上兩條可基本得出結論:乾隆時代的畫像,顯然屬於故意醜化朱元璋!


話回正題:當時的濠州城中,紅巾軍有五個元帥。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上房揭瓦的鄰居」又買了兩把新刷子 — 大越南海軍的新武器
殲20已列裝中國最強作戰部隊 — 航空兵開始組建大旅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