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即使受到生活的暴擊,也要用勇猛的姿勢反操回去

即使受到生活的暴擊,也要用勇猛的姿勢反操回去

是早就很期待的一部片子。

作為今年沖奧影片主力之一,《三塊廣告牌》早早就把多項大獎拿到了手,第75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劇本等等。此次奧斯卡也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原創劇本等獎項在內的多項提名。

作為一名資深電影愛好者,對一年一度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自然是很關注,於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了這部片子。

然而第一遍看完,我的心情是複雜的。

這部電影到底在講什麼?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那個警長,他為什麼要自殺?三塊廣告牌的寓意何在?這部電影能得那麼多獎的高明之處到底在哪裡?

我思考並疑惑著。

而當我在看完整部影片再退出來思考全部情節時,當我第二天又去把片子二刷了一遍之後,我才終於漸漸透過劇情的細枝末節窺見到一絲導演在故事背後想要探討和表達的主題。

先不論別的,單說這部兩小時的電影能在看完後給我帶來不止兩小時的思考,在我這裡,這部電影已經贏了。

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

它講述了,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一位失去了女兒的母親,因女兒在被姦殺七個月後仍然真兇未捕時而對當地警察失望憤怒,繼而租了路邊的三塊廣告牌貼上宣言與警察對峙的故事。

三塊廣告牌上分別用大大的紅底黑字寫著:「強姦致死」「還沒有抓到兇手」「怎麼回事威洛比局長?」。

這赤裸又激烈的三句質問刺激了小鎮上所有人的神經,三塊廣告牌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由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演的母親在影片中完美演繹了一位脾氣火爆,舉止粗魯,言辭刻薄,無法溝通,自私自利的中年婦女形象。女兒意外去世跟與她的爭吵有關,丈夫離家,唯一還在身邊的兒子也無法理解她的行為。而在租下三塊廣告牌之後,她的瘋狂舉止更是愈演愈烈,她不顧已患癌症警長的勸說,大罵前來說情的神父,用拔牙的儀器把胖牙醫的拇指鑽了一個洞,甚至在最後,她更是放了一把大火燒了警察局。

在無可奈何又令人心碎的現實面前,她的解決辦法似乎是以暴制暴。她用肉身去和不公平做鬥爭,甚至不怕和對方同歸於盡。

而影片里的另外兩個主要人物,被公開點名質問的警長和一位弄丟警徽的警察,他們在面對現實的痛苦和絕望時又有他們不一樣的解決辦法。

警長威洛比,對待工作盡職盡責,受人尊敬,家庭幸福,兩個女兒無比可愛,卻在健壯的中年被查出罹患胰腺癌,無藥可救,時日不多。甚至,即使是已經罹患癌症了,他卻依然要被憤怒的母親點名質問工作的不作為。

威洛比的解決辦法是,他幫這位母親交了一個月的廣告費,而後,在陪伴妻子孩子度過完美的一天後,他留下長信,開槍自殺。

他是在逃避嗎?不,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勇士。與其坐等死神的來臨,他選擇提前了結自己的生命,只為不在彌留之際給家人帶來折磨,只為在家人心中留下關於他的都是美好的記憶。

當被現實生活無奈人生逼迫到無路可走時,他選擇了提前放棄。

警員迪克森,無能又暴躁,歧視黑人,作為一名警察,他不去想辦法破案,卻每天只是看漫畫聽歌閑逛,連警徽丟在了哪裡都不知道。在電影里,他的大部分鏡頭都是作為一個負面形象出現。他威脅女主,又關押女主的朋友逼她就範,他甚至還把出租廣告牌的年輕人打傷從二樓扔了下去。

而也是這個人,非常愛自己的媽媽,同時又非常敬重威洛比警長。他在警長去世後痛哭,並最終被威洛比警長留下的一封信喚醒。

「傑森,恨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成為一名真正警探需要的,是愛。」

那一刻他才終於醒悟過來,當他抱著案卷從火場里跳出來時,當他被燒成重傷送進醫院遇到被他扔下樓的廣告商時,當他的道歉和愧疚的淚水換來一杯原諒的橙汁時,他獲得了重生。

本沒什麼牽連的三個人因為一件懸而未決的案子糾纏到了一起,他們互相安慰,他們互不理解,他們彼此傷害,但他們最終想獲得的都是被救贖。

導演的厲害之處在於,影片中沒有一個角色是完全的好人或完全的壞人,每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下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或好或壞的一面。而這,也正好論證了人性的複雜。

電影開頭有兩個地方的隱喻表現的很到位,一是母親伸手幫窗台上艱難翻身的飛蟲翻過身來,二是出租廣告牌的年輕人在看弗蘭納里·奧康納的短篇小說集《好人難尋》。

好人真的難尋嗎?抑或只是我們過度關注自己,對他人缺了同理心和關愛?

生活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人性又哪能用絕對的善惡去評判?

三塊廣告牌,三個人,三種在受到生活暴擊後的截然不同的反應,你要選擇哪種?

結尾處母親前夫的一句話偶然點醒了她:「你知道么,憤怒不得宣洩只能醞釀出更深的憤怒」。

在那一刻,這位母親才終於理解了自己。

除了巧妙的劇情設計無一啰嗦的台詞豐富的人物性格各種點睛的隱喻外,這部片子的配樂也非常優秀,幾首音樂的適時響起,不僅烘託了劇情的氣氛,連歌詞都起到對劇情概括提煉的作用。

「當所愛的人逝去,誰還願意在這黑暗的世上獨自凄涼。」一首《夏日最後的玫瑰》,道出了失去女兒憤怒母親的心酸。

在某種層面上,我認為《三塊廣告牌》和去年沖奧的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樣是遇到親人的意外離去生活的巨變,這兩部片的主人公採取的是不同的面對方式。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里,男主在由於自己的失誤造成家中大火燒死妻子和三個孩子後,他選擇了遠走他鄉,把自己封閉起來,永不和自己和解。

而在《三塊廣告牌》里,這位母親選擇用最激烈的方式去面對,和所有人作對,甚至連自己都不想放過。那三塊廣告牌又何嘗不是一位可憐母親對女兒的思念和愛呢,她希望藉由那三塊廣告牌來提醒自己,女兒不是完全消失不見了,女兒一直活在她的心裡。

影片結尾,母親和醒悟過來的警察迪克森相約去殺一個嫌疑人。當母親向迪克森坦白警局是被她放火燒了的時候,當她得到迪克森輕鬆口吻說出「除了你還會是誰」的回答時,這位母親第一次在影片中笑了。這一刻,他們互相懂了彼此,這一刻,他們學會了和解和原諒。

還要不要去殺人呢?那就路上再想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毛莉 的精彩文章:

那些看後念念不忘的電影
深度解析重大疾病險,看完你就知道該怎麼買了!

TAG:四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