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康知識:中藥對人類的貢獻

健康知識:中藥對人類的貢獻

一、對人體血液循環的最早認識

對人體封閉式血液循環及其與心、肺的密切關係,早在《內經》中已有較細緻的描述。如談到血與心的關係時說:「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在什麼地方流呢?《內經》明確指出「脈者,血之府」。敘述血脈與肺的關係時,《內經》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毛脈合精」。這就是說,肺與全身血脈相通,肺將精華物質帶到人體各經脈,通過循環,最後又流歸肺內。古人認為血流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呢?《內經》的回答是封閉管道式的,並說「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在這裡是指動靜脈兩類血管互相貫通,循環全身,周而復始。《內經》還對動、靜脈血液的性質進行了鑒別:「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這是根據血液流速、顏色和能否噴射等性狀來鑒別動、靜脈血的最早文字記載。總之,有關人體血液循環的這些精闢論述,較西方醫學對此的描述要早約兩千年。

二、最早總結針灸、經絡的理論和實踐

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就有了用砭石治病的經驗,以後發展為針灸。《內經》和《難經》中詳細記載了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全身脈絡、腧穴以及它們的分布循行與針療、刺法、刺禁、炙法、炙禁等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了經絡的「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要作用,對中國醫學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累積,到西晉時,由皇甫謐進行了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寫出了我國現存最早有系統的針灸專書——《針灸甲乙經》,促進了我國針灸醫學的發展。近些年來,針刺麻醉的問世,更震撼了國際醫學界,並已傳至國外,影響了世界醫學的發展。故外國學者多稱譽中國為「針灸的祖國」。

三、最先使用麻醉藥物進行腹腔手術

三國時(約公元二世紀),我國傑出的醫學家華佗,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下的剖腹手術。而歐美等地醫生,根據業務的需要,直到十九世紀中才發明和使用麻醉散(葯),較華佗所創的麻沸散約遲一千六百多年。

四、世界上的第一部藥學專著:

在古人大量醫學實踐的基礎上,我國於東漢時完成了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這本書現雖已失傳,但其豐富的內容仍被保留在以後歷代編修的本草書錄中,並被列為我國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這部藥學經典,較歐洲可與之比美的藥學書至少要早十六個世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