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元宵節的由來?從佛教傳到中國說起

元宵節的由來?從佛教傳到中國說起

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有張燈的習俗。佛教之所以鼓勵人們點光明燈,除了祈福之外,主要是希望人們能夠借著燃點佛燈,照亮心燈;發菩提心、立菩提願,啟發自性的光輝,為自己積聚覺悟成佛的資糧,這才是真正的消災解厄、轉運得福。

東漢孝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中看到一位相好莊嚴、金光燦爛的金人,一手拿著一把弓,一手拿著二支箭,就在金鑾殿上空飛來飛去。到了夢醒以後,就把夢中所見的事情,問了大臣傅毅。傅說,我聽說西方有聖人,名字叫做佛,而陛下所夢金人,手拿一弓二箭,這就是佛字。

漢明帝便派遣中郎將蔡愔、秦景等十八人到印度去求取佛法。路上經過大月氏國即今天阿富汗國境內,正巧遇到了攝摩騰、竺法蘭二位法師,騎著白馬,帶來了佛像和佛的舍利以及梵文貝葉經六十萬言,兩位尊者不辭勞頓,歷經萬難,終於在永平十年抵達洛陽。明帝非常欽敬尊者以弘法為志的精神,特別以國禮接待,把二位尊者迎接到洛陽,在洛陽雍門外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白馬寺,為供養這二位法師安居之處。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

元宵節:掛燈以表示對佛的尊敬供養

白馬東來後,漢明帝對佛教非常恭敬,按照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敕令在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表示對佛的尊敬供養。《事物紀原》中說,漢代兩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

元宵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一般人家都要在佛堂點燈,上香,並水果飯等來供佛,同時,還要組織舉行龍燈、獅子燈、茶燈、魚燈、馬燈等「燈戲」「燈舞」遊戲慶祝。演變成以供燈敬佛的祝日,其形式也基本上得以固定下來,這便是「元宵節張燈」「元宵節觀燈」的起源。所以元宵也是個佛教白馬東來有關。

中國第一本佛經出世,元宵節,外道要以烈火焚經定真偽。

後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有了漢明帝的護持,便著手翻譯帶來的佛經,並擷取大小乘義理,譯出世界上最早的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由於此經文簡要平實,且富含哲理,很快就為當時的貴族及士大夫所傳誦,佛法也因此隨之深入民間,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

漢明帝崇佛輕道,更引起諸多道士的妒忌與不滿。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嶽諸山的道士們以褚善信、費叔才等為首,上表要求與梵僧一比高下,以中國本土的道經和外來的佛經一較真偽。

漢明帝批准了道士的請求,下令於元宵日,以火焚燒試經。是日,在白馬寺南方,立東、西二座高台,東壇置佛教經像、舍利,西壇置道經。在眾目睽睽之下,同時舉火燃燒。只見西壇除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外,其餘均在熊熊烈火中化為灰燼;而東壇的經像、舍利竟絲毫無損,在火光中更有五色光明遍照大眾。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尊者,有鑒於此次試經,攸關佛法的興衰,為了增長大眾信心,更騰空顯現十八神變,並說偈:「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岳榮。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顯通稀有事,處處化群生。」說明佛法非一般經典可比,而他們展現神通,只為化度眾生皆能得到佛法的滋潤。經過這次的考驗,當場就有六百二十位道士棄冠投佛,而皈依三寶的貴族士庶更不計其數。

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一般人很難相信自己經驗以外的事物或道理。即使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在今天這個時代顯再大的神通,一般人也只會懷疑是變魔術。現代人修行不能得力,不能成道證果,主要原因就是對佛法沒有信心。《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古人就是因為信佛、法、僧,信人人本具佛性,並且依教奉行,故成道者多。所以只要大眾有信心,更從理上來契悟,相信禪定、菩提、涅盤,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開啟自己本具的智慧,如此修行必定能有所成就。

值此新春伊始,讓我們一同在佛前點燃一盞心燈──祈願佛法的慧燈遣除世間一切無明、黑暗,令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光明智慧、平安幸福!祈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點燃內心中「自性慧燈」之光,在新的一年裡,改往修來,福慧雙增,自照照他,照亮光明美好的前途!

若有受益,隨喜點贊分享

按二維碼

添加公眾號

廣州光孝寺官方微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這個暖冬,減少內火,避免陽氣外泄
春天的「千金菜」萵筍,不僅可以預防三高還能夠抗癌!

TAG:廣州光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