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下一個五年」

「致下一個五年」

GIF

寫在前面的話

最開始常聽人說,可以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我始終沒有踐行,一是我不知道十年還能有哪一些始料未及的變化,還有就是我自己內心深處那時是處於「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狀態下的。慢慢地,我把自己內心最害怕的東西一一找到,並勇敢的面對和接納它們,在去年的年末更因為它們對我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充滿感激。

我知道自己處於一個「不定」的時代,所以爸媽那一輩穩定的思想再也不適合今天快速發展的社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穩定,一個人的內心是有定力的話,對於我來說才算終極穩定。

保羅麥爾那句話所言,便成為了我的手機壁紙,我想時刻提醒自己。「你所清楚預見的,熱切渴望的,真誠追求的,全心全意爭取的,都會自然而然地實現」

這句話有好多個前提,預見,渴望,追求,爭取。並且在這些詞前面,都有形容詞」 清楚的,熱切的,真誠的,全心全意的「 這些都是」自然實現「的前提。

我收回了想給自己寫一封十年信的願望,之前在有一年試著給第二年過生日的自己寫下一些話,沒想到在第二年的生日當天收到後竟不知自己寫下了這封信。讀著信中一些略顯羞澀的文字,感嘆時間的強大。 那只是一年的時間,就會發生這麼多的改變,十年之後,不敢想像。

所以,我把這封信的時間改為「五年」 ,五年的時間通常會越過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進入下下個階段。寫下這篇文章的緣由也是因為它意味著你可以去思考有沒有可能堅持做好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極致。

「如果你願意隨波逐流,隨遇而安,沿著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軌跡往前走,那麼你當然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樣的人生,去做一些不一般的事情,那麼以五年為期,你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長期的目標,並為之作出持久而堅實的努力,需要好好思考,如何通過一點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個人核心能力的塑造。」

我從書中知道兩種未來視角其實是存在很大的思維差異,關於「近期未來」和「遠期未來」 怎樣想,和怎樣做,到了那個時間點,結果完成不一樣。

有一段時間剛剛開始健身的時候,身體的變化好慢,慢到我幾乎想放棄。任由我減少飲食量,或者嚴格控制飲食加強訓練,就是不見效果。

後來,我這樣想: 歷練或許本身就是一件必須經歷的事,我現在沒有效果,只要肯堅持,2年,3年,5年後我的身材不會比現在更差,只能更好。

所以,就這一個信念,我就成功說服自己,要經得起磨練,更要經得起等待。

其實做理想主義者是很累的,做現實主義者又會變得對社會的本質現象充滿無奈和憤怒,負能量會暴增。最好的是選擇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我也知道,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這兩個類別的人群,總會有自己的想法。現實主義總是抨擊理想主義的世界,而理想主義又習慣於抨擊現實主義的「不完美」 。

其實,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更需要勇氣,這是我的選擇。

意味著需要忍受可能頭幾年的挫敗,煎熬,甚至孤獨,有可能還有別人的誤解,嘲笑,攻擊。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對短平快,付出希望馬上就有彙報,立竿見影抱有美好願望的人。但很少人曾想過,這個世界,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後一種,我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我想,正因為如此,才更有去做後一種的必要性。

我們今天無論變成何種樣子,都是自己的選擇。無關他人,更不關你的父母。

父母沒有辦法剝奪你成長的權利,很多小夥伴說「 我的父母從來不讓我按自己的想法去成長」 其實錯誤不在他們,在於你。

因為,可能你從來沒有讓你的父母放心過你可以獨立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和生活,甚至,你從來都未飛出過他們的懷抱,他們自然也不會給予你可以獨自飛翔的「肯定」 。

這一點,再次讓我體會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積極去主動創造的可能性。

關於下一個五年,我想分成幾個維度和方面談談我對自己的期許。

我現在不覺得,對自己的期許制定過高的目標會讓人很累。以前有一段確確實實的把自己逼的太累,後來我知道我的思維存在一定誤區,我的行動力不夠,我花了太多時間去思考卻沒有付諸於時間。所以,我想先聊聊未來五年我想堅持做下去的事。

我在今年年初知道大姐說的那一句「想像要狂野,預言要自證」 這完全和grace的「沒有,你就去創造」這句話搭配在一起,構成人生的座右銘,在末尾再加上一句「 不斷新陳代謝,不斷野蠻成長」 就是我對人生體系的一個很簡單的追求。

1.堅持記錄,繼續打造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在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不好的事情當中也能發現更多成長價值是一件比較費腦力的事情。好像每個人都適應了大腦的舒適區之後其實很難跨越這個「心理障礙」 ,於是,我們可能會選擇:算了吧,就這樣吧,順其自然。

後來我發現,「順其自然」 對於成長來說就是在為自己找一個逃避的借口。我們不敢承認自己的膽小和懦弱,自然無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個人的思維里有多少堵牆在腦子裡,可能我們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去慢慢「拆」 。

年輕的時候,其實真的不必追求最好的選擇。因為,也沒有所謂的「最好」 。

愛做什麼工作,就去努力,想過什麼日子就自己去創造,去試錯,甚至去嘗試,反正越到後面越知道,只有失敗過,哭過,痛過的日子反而帶給我爆炸性的成長。

面對很多人給我的人生提出各種建議,我都會委婉而堅定的說: 「謝謝,這很好,而我,有我自己想過的生活」 對了,說出這句話,也是需要力量和底氣的。

至於記錄這件小事,從高中開始陸續每日給自己一句鼓勵的話,到後來出國留學選擇把我的經歷和我的一些感受放在公眾號里。也多了很多小夥伴一起與我見證自己的成長。當下的變化是最快的,更別說未來了。

唯一能做好的,就是把每一秒都按自己的意願而活。如果你想要在現在的基礎的上變得更好,就請再提高一些自己內心的願景和你的執行力。

不可否認,你只要選擇去做。你的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既然已經熬過昨天,還怕什麼今天?

2.繼續我的「雙引擎生活」

「雙引擎生活」 這個還是前天從大姐的微博里看到的,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在踐行「雙引擎」法則,就是堅持運動和閱讀。

這兩件事,一件教會我如何堅持和雕刻自己的身體,一件讓我打開另一扇世界的門。不誇張的說,閱讀是最好最直接的改變自己思維模式,和成長軌跡的「小助手」了。我們經常說,如果你想進入某一個領域學習,就盡量去和這個領域最專業的人進行交流。

越來越尊重「專業」 ,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專業」的人,真的值得每一個人尊重。

匠心精神,是永遠值得學習的。

而健身,只能說堅持執行下去,堅持做下去很重要。

任何再好的時間管理課程,還是運用再多的app來輔助自己學習,都是建立在行動的基礎上的。

3.不需要看清未來才去努力

特別篤信一句話「 你不能因為害怕失去,就不敢去擁有」 就像你不能害怕出國被恐怖襲擊砸中,就不去外國了。不冒險,才是人生最大的冒險。

曾經我也想過,在國外沒有父母的日子,沒有家的感覺,甚至安全係數低的嚇人,那段時間恨不得馬上收拾行李就回國。

可我會想,我都堅持了這麼多年,國外確實有很好的資源和更高的平台。走到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為什麼要說服自己去放棄。

我們每個人都不需要看清未來才去努力,而是敢於嘗試,結果無論如何,都會回饋給你相應的成長值。我的日常生活,也會產生焦慮情緒,如何驅逐這些焦慮情緒?

答案: 就是用「成長」去驅逐。但凡想到,無論好的壞的的經歷,都是自己的人生。對於他人來說,都不可能再一比一的複製粘貼。迷茫哪有那麼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的執行力始終提不高最後就演變成了內心的壓抑與焦慮。

很多事,你要真的做了,你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4.年齡和資歷 不是「牢籠」

那天我和susan聊天,她在幫我買米蘭去羅馬的火車票時順道問了我的出生年月,一聽後她說「 真的特別羨慕你這個年齡,有這麼好的機會」

這其實正是我自己特別珍惜,和努力的原因之一。

但年齡和資歷,不是禁錮自己的牢籠。 5年之後,我28歲,即將真正奔三。

我也相信,按我目前的狀態來說,未來始終不會太差。

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覺,錯了也罷只要我有勇氣和能力去承擔後果,為自己負責。我選擇任何人任何事,是因為某件事,某個人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活力」 ,感受到了自己的專註,並真正感受到對方的「格局」 。用最積極的方式看自己,保持生活和學習工作的平衡,總沒有錯。

5.學會賦予任何事「意義」

這裡包括對生活,對學習,以及對自我成長的儀式感建立。其實,人類是一種高級動物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在追尋意義,如果某件事情對於自己毫無意義,肯定也會失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與其在過程里尋找意義,不如自己去賦予和創造意義。這樣,執行力肯定也會提高,你的效率和得到的結果也不會差到哪去。

我始終無法真正的把我的人生或者是經歷總結出一條條的乾貨,就像雪球兒說「 這都是一個人的經驗所談」 。我收到太多小夥伴問管理時間的秘訣,在我看來,對自己不夠重視,思維模式無法轉變,以及個人執行力不夠,認識有誤區等都會造成一定成程度的拖延。我在很多小事情上都得到過自己的教訓。

比如「洗碗」這一件事,自己一個人吃飯和生活的時候總是做完飯,吃了之後就不想洗碗。最後的結局是,無論我是堆到下午,晚上,甚至是明天洗。

我還是必須要洗,最後洗碗的人還是我。所以這件事也給我很強烈的心理反應,就是: 想到什麼,就要儘快去完成。如果拖延的話,你會產生更多精力來調節你因為這件事情而沒辦法完成的工作,你還要重新管理,進行安排與下一件事情產生的「衝突」 ,這些,已經夠費你的腦力了。

6. 關於「朋友」 ,始終要知道「每個人只能陪你一段路,如果有一直陪伴的人,那我應該學會感恩」

從小到大的朋友,有很多。剩下的,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所以,在我們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獲得。有幾個認識超過十年的朋友,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我的「幸福感」 。即便平時再忙,再疏忽於聯繫,彼此再見面,一定是放下戒備的那一個。

我一直告誡自己,因為我的弱點就是特別怕失去。所以在成長的同時也讓自己學會去獨立的思考和面對。即使哪一天,別人的突然「抽離」也不會最大的影響到我的生活。每個人,真的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這段路,短則幾十天,幾個月,長則十幾年。在下一個五年里,珍惜與老友歡聚的時光,每個人在彼此面前都是最真實的樣子。

社會也許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向不同的地方,但依舊學會感恩。在浮躁變化多端的社會,有留在心裡,最真摯的朋友,彼此陪伴。

已是一大幸事。

7.」關於家人「

我在這幾年,就沒有很長的時間陪伴家人。其實,我也預料到自己下一個五年可能還是會疏忽對家人的陪伴。因為距離的原因,因為已經邁出這一步,就還是想盡自己的努力走到底。

更多時候,家人需要比陪伴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你能安心忙於自己的生活,過自己的人生「 我經常也鼓勵爸媽能夠充分的享受二人世界,不再太過於操心孩子的生活與事業。有能力的孩子,一定能讓父母感到踏實。

並不在於你有多好的薪資,再好的薪資一定得用身體來換。需要的是你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並不在於你有多高的職位,再好的職位一定得用自由來換。

我希望五年後,我們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我時常提醒著自己,父母跟我們一樣,其實也有未實現的理想,希望五年後,我能盡我的努力幫助他們就像這幾年他們幫助我圓夢一樣,去更多的地方看世界,內心踏實而豐盈。

我的父親開始健身已經一年多的日子,從啤酒肚到現在快要練出的馬甲線,是我真正想要學習的榜樣和動力。

再次想說」 願我們五年之後,依舊是彼此的榜樣「

8.關於愛人

有人愛,一定是幸福。沒有人愛,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前提是,你足夠愛自己。

不再為了去滿足自身的」安全感「建立對他人的需求,在一段好的感情中,就是彼此成全和彼此成就的關係。 兩個人在一起一定要有彼此的獨立成長空間,生活要有交集,這才算真正的」親密關係「

愛的能力,也是需要修鍊的。也需要去讀懂對方情緒背後的需求。

再者是,雙方都不能為了經營一段關係,而放棄自我成長,這個是最重要的。

好的愛情,不需要婚姻的束縛,可以很純粹,也可以很自由。能讓你安心做自己的人,是最適合你的。

9. 關於」事業「

家裡人似乎都很關心我對未來的規劃,我經常說」我三年前和三年後的想法肯定會不一樣「所以,我都不給自己貼標籤或者一個範圍內要去選擇一個事業投入一身的精力。

人,是有非常多的可能性的,如果能自己能夠去探索和發現。你會知道人生完全是一個很好玩的過程,這個世界,也蠻值得來的。

儘管我不知道五年後的我,在哪裡,在做什麼,是自由職業者還是在哪工作。

我唯一相信的是,我自己的狀態,不會差。

如果我想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就得說服家裡人去相信我有這個能力去實現,那麼我現在就在為之努力,把知識變現,儘可能的讓自己接觸多領域的人,和他們交流,學習和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我想成為一個工作者,就得從現在起變得專業,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並學會主動去找機會與知識相結合,好好踐行。

以上,就是我為什麼在繁重的課業下依舊要保持日常愛好的原因。

我相信,哪一天無論哪一個方面的機會找上我,

至少,我不會空手說」對不起,我辦不到「 我希望,我能有底氣的說」是的,我能做好「 相信自己能做好,實在太重要了。

10.最後,關於給正在成長的你

想要提高的話,就要改變。如果你想達到更好更高的目標,就要不斷改變。

增加對自我的了解,找到你的天賦和能力,後天不斷的學習。

擁有真正的「成長型心智」 的人會認為智力和才能可以通過不斷努力增長的,因而不會懼怕短期的失敗。反而會越來越勇敢,我相信,我們的未來都不會差。

最後,希望每一個努力讓自己「野蠻成長」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相待。

祝福大家,也祝福我自己。

未來五年,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驚喜自然會和我們「不期而遇」。

不斷新陳代謝

不斷野蠻生長

小逗

旅行閱讀碎碎念vlog個人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機向前飛 的精彩文章:

「我一生中的24個小時」

TAG:飛機向前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