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歡給孩子掏耳朵的家長注意了,這種行為很不妥

喜歡給孩子掏耳朵的家長注意了,這種行為很不妥

耵聹,俗稱的耳垢、耳屎,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物。正常情況下,耵聹是可以通過咀嚼、張口等運動自行排出,並且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建議家長經常給孩子掏耳朵。

但有些孩子耵聹分泌物過多,在外耳道中結塊,堵住了外耳道影響聽力,導致耳聲發射和聲導抗檢查不合格。這就需要取出耵聹,重做聽力篩查,提高準確率。或是因為某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需要進行耳部檢查前,醫生便會建議給孩子掏耳朵,清除耵聹後再行檢查。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在家給孩子掏耳朵太危險了,萬一把耳膜弄破聽不見了怎麼辦,還是去醫院掏吧。」其實,醫院掏耳朵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一方面,有些結塊的耵聹質地堅硬,取出時有可能會損傷耳膜、外耳道,引起出血,這種出血通常是斷斷續續的,部分患兒到第二天才開始出血。但家長不用太過緊張,外耳道出血無需用藥,幾天內即可自愈,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聽力。如果耵聹特別硬,會建議家長回家先給孩子滴幾天麻油、開塞露,等耵聹軟化後再來院清理。

另一方面,人的外耳道皮膚中分布著迷走神經,這一神經向下延伸至頸部、胸部、腹部,與心肺相連。因此,掏耳朵觸碰到迷走神經時會產生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咳嗽、打噴嚏等,敏感者甚至會引起心跳驟停、呼吸困難,危及生命。這種現象是人類正常的生理反應,醫生也很難預測和避免。

孩子偶爾覺得耳朵瘙癢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經常到醫院掏耳朵。如果孩子覺得耳內悶氣、堵脹,並伴有疼痛,有可能就是發炎了,游泳或玩水後,一旦耳朵進水就很容易發炎。此時,家長一定要帶孩子來院就醫,不要讓孩子擅自拿著棉簽、小木棒等伸進耳道。

文/南京市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 張建亞

通訊員 張艾萱 吳葉青

圖/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報 的精彩文章:

什麼情況提示半月板損傷
冬令一氧化碳中毒易發,醫生教你咋救人

TAG:家庭醫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