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心你的膽!說說膽結石那些事兒

小心你的膽!說說膽結石那些事兒

說起膽結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據統計,膽結石在我國的發病率大約佔8%到10%,高發性使得人們逐漸開始關注膽結石。

膽結石成因多樣化,四類人群需注意

「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逐步增加,膽結石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膽結石的形成跟膽固醇在體內的代謝有著密切關係。」膽囊具有儲存、濃縮及排泄膽汁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膽囊是不會發生結石的,因為在正常膽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膽鹽、卵磷脂使膽固醇保持溶解狀態而不析出,要形成結石必須有一定的成石條件,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

膽結石主要分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在膽結石患者中,女性的比例佔據較大,尤其是孕婦,孕期患膽結石的幾率比正常人高。」這是由於孕期女性體內雌激素使膽汁成分發生變化,可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容易發生沉澱,同時由於孕激素造成膽囊平滑肌鬆弛,膽囊運動遲緩膽汁淤滯,形成膽結石的幾率大大增加,而多產婦女發病率則更高。

除此之外,不吃早飯也是膽結石的常見病因之一。「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濃縮的膽汁不易排出,從而形成淤積,久而久之便會形成結石。」

此外,過度的肥胖也會引起膽結石的發生。「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約高5倍。這是由於肥胖者大多血脂較高,血液內膽固醇含量也較高,同時伴有膽固醇代謝障礙,容易造成膽固醇在膽囊內形成結晶,從而患上膽結石。」

肝硬化病人雌激素水平較高,加上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自我檢查及治療

「大部分膽結石患者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癥狀,多表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容易被患者忽視。而膽結石的明顯癥狀多表現為右上腹脹痛、絞痛,或右側腰腹部及肩背放射性疼痛,部分患者伴有畏寒、發熱、嘔吐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急性膽囊炎、膽囊積膿、膽囊壁壞疽甚至穿孔,一旦結石阻塞膽總管,可引發急性重症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嚴重者可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膽囊結石病人膽囊癌發生率是無結石人群的13.7倍」如果右上腹經常出現疼痛,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健康的人群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到醫院做一次體檢,通過B超或彩超,能檢測出95%以上的膽結石。

結石的預防以及注意事項

「飲食控制是防止膽結石發生的最佳預防方法。」「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進食過多的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適當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飲食,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

此外,按時進餐也是預防結石的方法,尤其是早餐,因為早餐與上次晚餐間隔時間長,肝臟經過一晚的合成分泌了大量的膽汁,這些膽汁會儲存於膽囊中,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濃縮,膽固醇易形成結晶析出。因此,按時進餐能促使膽囊收縮,及時排空膽囊,防止結石的形成。適當的鍛煉,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都對膽結石的預防有一定的作用。

對於治療後的膽結石患者,飲食方面應避免進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以及蛋黃等。忌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尤其是節假日忌暴飲暴食。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適當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同時,建議患者治療後定期來醫院複查,以防止膽結石複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身體不胖,為什麼膽固醇仍高呢?
研究發現鱷梨具有對抗癌症的作用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