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元宵節是這樣過的嗎?

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元宵節是這樣過的嗎?

正月十五大似年,天上的月首次圓。未出十五都是年,家的元宵比蜜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炒十三、蒸十四、正月十五搓圓子」。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

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 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兒時的元宵你是這樣過的嗎?(圖片來自網路,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色影無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色影無痕 的精彩文章:

你拖後腿了嗎?2017年上海、北京掙錢最多,人均收入近6萬元
民間傳聞出現「血月」,當年會發生戰爭,是迷信嗎?

TAG:色影無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