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書法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古人專門在元宵節當天或前後幾天,寫下幾行字,將時間記得清清楚楚,許多年之後,仍然可以想像到當時的情境,這是何等的美妙:

乾隆皇帝玩的就很嗨!

釋文:冰凍春池那凍泉,行宮原構溪前,到來人日仍逢倍,對去蟾徽欠邊。翠火落時篆每疊,燈舞處陣偏。圓光含元玉如鏡,有照中,無丑與妍。紫泉行宮疊,壬午(1762)上元前夕韻。

清 愛新覺羅·弘曆行書手札。圓潤秀髮,蓋仿趙松雪。惟千字一律,略無變化,雖饒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張弼草書《元宵七言絕句軸》 98.9×36.4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去年南郡賞元宵,歌舞聲中度畫橋。爛熳新詩誰記得,紅梅零落路遙遙。東海翁。

也可以像米友仁、崇恩一樣題跋法書《遠岫晴雲圖》為米友仁畫作,紙本 24.7×28.6cm,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詩塘米友仁自題:「紹興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來赴朝參,居臨安七寶山,戲作小卷付與稟收。虎」鈐「書*寶繪」、「米氏」二印,圖軸上還有謝淞洲、郭頤

清 梁 巘楷書冊頁。咸豐九年(1859)上元,書於濟南節署。書宗二王,尤其得力於自藏《聖教序》,同時受到蘇軾影響,多見偃筆,結體扁沓,饒有一家之范。

崇恩題:聞山先生此書固非時賢所解所喜,即其作書之筆,亦近人所未及知也。其筆猶存古法,筆頭甚長而有脈,古名棗心,今名蘭**頭筆。乾隆年間皆用此筆,有萬年青管、雲中鶴、惟精惟一諸名,皆上品也。其用狼豪、貂豪雜兔毫、羊豪為之,非專尚羊豪也。筆尖硬而圓,可作蠅頭小楷,然發用不得過深,儻過三分,則散而無力,不中書矣。寒家舊藏百十枝,多為蟲蛀,擇其未蛀者用之,使轉自如,真文壇利器。惜已用盡,今不可復得矣。聞內府收藏尚多,每歲進呈春帖子詞,例賜此筆,而得者或不知用法,往往置之高閣。用違其材,良可慨夫。咸豐九年(1859)上元,書於濟南節署。玉牒崇恩。

要不就像蘇東坡一樣,早早約好上元日出門會友

《東坡集》卷五十《岐亭五首序》中記載了蘇軾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五月貶謫黃州時與陳慥相見之事。並有「明年復往見之,……凡余在黃四年,三往見季常,而季常七來見余……」在《東坡集》**有蘇軾寫給陳慥的十六封書札,「俱在黃州時作」。《新歲展慶帖》中所寫時間(上元)與《岐亭五首序》中所記「明年復往見之」的時間與事由一致,而宋傅藻《東坡記年表》中記載,東坡於「元豐四年辛酉在黃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

【釋文】軾啟:新歲未獲展慶,祝頌無窮,稍晴起居何如?數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擇書,過上元乃行,計月末間到此,公亦以此時來,如何?竊計上元起造,尚未畢工。軾亦自不出,無緣奉陪夜遊也。沙枋畫籠,旦夕附陳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鑄銅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註)茶臼子並椎,試令依樣造看兼適有閩中人便。或令看過,因往彼買一副也。乞蹔付去人,專愛護便納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謹,軾再拜。季常先生文閣下。正月二日。

姜宸英行書《勉齋說》軸,清,姜宸英書,紙本,縱174.2cm,橫64.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軸系姜宸英為友人張愚庵之子張勉所撰、書之齋銘,末識:「康熙三十六年歲在丁醜正月上元日慈溪姜宸英撰並書。」左鈐「姜宸英印」、「西溟」、「人書俱老」、「葦間書屋」印四方。引首題下鈐「老易齋」印。本幅無藏印,未見著錄。

姜氏書法以摹古為根本,融各家之長為己用,書風清勁,清全祖望謂其「書法尤入神,直追唐以前風格。」《清稗類鈔》云:「西溟素以行草擅長於康熙朝」。此軸是姜宸英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初進京趕考之前,寓居天津時為友人所書,姜氏時年已70歲。書法上承晉人而多存董書韻致,是其晚年行書中精品。

要不就像楊維楨一樣坐下來喝幾杯!

元 楊維楨冊頁《元夕與婦飲詩》 縱28.7cm,橫57.3cm,美國王季遷舊藏

【釋文】元夕與婦飲

問夜夜何其,睠茲燈火夕。 月出屋東頭,照見琴與冊。

老婦紀節序,清夜羅酒席。 右蠻舞裊裊,左瓊歌昔昔。

婦起勸我酒,壽我歲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勸君飲此酒,呼月為酒客。 婦言自可聽,為之浮大白。

款識:老婦曰:"人言天孫思妃,不如月娥守孤。"不知羿婦相棄以犇,曷若織女相望以久久也。

錄呈子剛節判宗唐秋官一笑,竹林先生見此,煩繕寫一本到秋官牙,仍要光和見教。 老鐵楨再拜

全篇真、行、草相雜,行草中多帶入章草筆法和結體。下筆力透紙背,老辣之甚。字形大小懸殊,章法跌宕起伏,似亂石鋪街,全篇有一種跳蕩、激越的節奏,氣勢豪放雄宕,狂怪清勁。

楊維 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晚年自號老鐵。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元末三高士」。最富特色的是古樂府詩,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書法以行草最工,筆勢開張,用筆放蕩不羈,結體詭異而不可預料,與趙孟頫等人拉開距離,墨跡多見於書札及書畫題跋。

董其昌臨米芾《天馬賦》冊頁(局部)

釋文:余從長安購得米元章帖,不類刻本,展玩彌日,乘興臨此,殊有合處。時甲戌春正上元日也。八十翁董其昌識。

此時功力已登峰造極,隨心所欲,不為範本所限,名為臨,實是自抒胸臆。世人皆言董其昌淡墨氤氳,實際並非完全如此,此冊頁便是濃墨重彩。筆法靈動細膩,結字疏密有致,飄逸多姿。

釋文:萬曆丁酉觀於真州吳山人孝甫所藏,以此為甲觀,後七年甲辰上元日,吳用卿攜至畫禪室,時余已摹刻此卷於鴻堂帖中。董其昌題。

董其昌跋王羲之《蘭亭序》(天曆本)。其小楷極為罕見,出入晉、唐、宋、元諸家,尤其得力於米芾,融合了一些行書筆意,化裁一家。筆法極其嚴謹,功力深厚,可以看出是下了極大功夫的。最可貴的是,沒有當時流行的程式化館閣體的陳腐之氣。

建議書友們,也不妨在元宵節的晚上,出門走走,領略「人約黃昏後」的意境,回家後潑墨揮毫,給遠方的親友留下好書數行。

聲明:【文章及圖片轉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本文觀點不代表本平台觀點。如覺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硯田書院 的精彩文章:

當今中國畫壇真是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元張雨行書《游龍井方圓庵題五賢二開士像詩》,俊爽清灑自成一格

TAG:硯田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