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是情人節?細數文人眼中的元宵節

今天是情人節?細數文人眼中的元宵節

團團圓圓元宵節

 團團圓圓元宵節

木子飛 

00:00/04:17

元宵節快樂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

這首詩描寫了唐代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盛況。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裡都要展花燈,前後三天,賞燈民眾可謂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聲與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彙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

元宵節,在我們眼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看起來比春節更顯繁華,讓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盡享片刻放鬆,亦或者是像古人一般欣賞花燈放煙花的日子。

但在文人眼中就不一般了,元宵節卻總是散發著濃濃的筆墨氣息。今天,中投君就帶領大家領略一番我國文人眼中的元宵節~

《家》中主人公過元宵節

「元宵節的夜晚,天氣非常好。天空中有幾顆發亮的星,寥寥幾片白雲,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這天晚上大家照例敬神,很快地行完了禮。覺英帶了覺群到街上去看人燒龍燈。瑞珏和淑英姐妹們想到琴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種惜別的心情,雖然兩家相隔不遠,但是她們少有機會跟琴在一起玩幾個整天。而且元宵節一過,新年佳節就完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再不能夠像在新年裡那樣痛快地遊玩了。於是大家聚在一起,在覺新的房裡商量怎樣度過這個晚上。大家都贊成覺新的提議:到花園裡划船去。」

——巴金

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

「故鄉的元宵是並不熱鬧的。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花擔子、茶擔子。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城隍廟裡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汪曾祺

正月十五看花燈

「情人節元宵節我沒寫微博,遭到幾個小友不懈追索,特補寫幾句:我深知自己是中國人。我從來不過西方情人節。我認為玫瑰和巧克力,純粹浪費錢。我選擇過元宵節,吃了湯圓,呆看了圓月,意識里閃過一些破碎詩句:我欠那些/我不愛的人很多/欣慰於接受/有人更愛他們/高興於我不是/他們狼群的羊。」

——當代著名女作家池莉

我們的情人節就是今天

「在西方,人家的情人節是2月14日,我們的情人節就是今天。我們的詩詞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多麼浪漫!」

——余光中

北京的老鋪要掛出幾百盞燈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綵,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公園裡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

——老舍

是個「叛逆」的節日

「是個叛逆的節日,是個年輕人的節日。春節時合家團聚,作為子女在家孝敬父母,但在元宵節,年輕人走出去,在熱鬧當中尋找那種高雅,那種美麗。」

「我一直以為它只是年的結束,卻不知還有這麼多的含義。這是個狂歡的節日,是個釋放的節日,也是個『情人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些都是古人在描述元宵節時留下的詩詞。」

——余秋雨

《燈節的燈》講觀燈史

「元宵主要在觀燈。觀燈成為一種制度,似乎《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比較具體的記載,實起始於唐初,發展於兩宋,來源則出於漢代。燈事遲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燈市』得名並擴大作用,也是從宋代起始。論燈景壯麗,過去多以為無過唐宋。觀燈有『燈市』,唐人筆記雖記載過,正式舉行還是從北宋汴梁起始,南宋臨安續有發展,明代則集中在北京東華門大街以東八面槽一帶。

——沈從文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句話也是我們元宵節風俗習慣不用的寫照。南方主要是攜家人出門去觀燈;北方人一般是和家人在家一起放煙花。而文人卻是舞文弄墨,讓我們感受到了另一番元宵的味道。

但,文筆雖妙,卻也寫不出家人團聚的喜悅。

一年365天,工作的時間還長,陪伴的時間太短。趁著時光還早我們未老,今天就回家陪著父母妻兒,一起度過這個隆重而又美好的傳統節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投財富圈 的精彩文章:

通貨膨脹的2018,一百塊只能買一顆白菜?

TAG:中投財富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