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利入股戴姆勒引各方博弈,政府/工會/管理層態度不一

吉利入股戴姆勒引各方博弈,政府/工會/管理層態度不一

自從上周五吉利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一事正式對外披露,就引發了一連串的「地震」,在國內媒體為吉利的大手筆和全球化野心拍案叫絕時,國外媒體的態度就複雜多了。

日本媒體稱要密切關注中德兩國企業的下一步動態,估計會搞出很多大新聞,而德國媒體則把這筆交易是否合法合規,以及戴姆勒能給吉利敞開多大的門放在了重點。

德國政府態度如何?

目前為止德國政府還沒有對於此次交易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德國政府副新聞發言人Ulrike Demmer表示這次收購屬於「企業決策」,並且低於外國投資管理細則中規定的25%股權的門檻。

不過大概兩周前,默克爾在一次很不起眼的演講中提到了對於中國正在對德國工業造成巨大挑戰的擔憂,而這已經是過去一個月中她第三次提到這一話題。

默克爾的擔憂也是有原因的,去年中國企業對德國公司展開了一系列收購,包括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香港富商李嘉誠收購了德國能源管理綜合服務供應商依斯塔(Ista Luxemburg GmbH)。

不過戴姆勒和沃爾沃之間的競爭關係是個棘手的問題。賓士乘用車與沃爾沃汽車之間是競爭對手,賓士商用車與沃爾沃集團之間也是競爭關係。所以吉利想獲得戴姆勒監事會席位就沒那麼簡單了。

就在吉利入股戴姆勒消息發布後,去年被吉利控股集團收購了8.2%股權的沃爾沃集團就發布了聲明,宣布沃爾沃汽車CEO漢肯·塞繆爾森將從沃爾沃集團董事會退出,理由就是吉利集團成為了戴姆勒的最大股東,而戴姆勒是沃爾沃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所以塞繆爾森不會再次競選進入董事會。

戴姆勒工會主席Michael Brecht

在2月初的一次會議上,當被問道如何看待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時,Michael Brecht表示,戴姆勒工會與沃爾沃汽車的人們進行了「密切接觸」,得到了關於他們和吉利合作的積極反饋。

在幫助沃爾沃汽車品牌復甦的過程中,李書福並沒有過多干預企業事務,而是讓吉利與沃爾沃充分合作,並為沃爾沃汽車提供了大約110億美元的投資,讓公司管理層自己做決策。

在與瑞典工會的交流中他感受到,沃爾沃汽車的員工們對李書福和吉利汽車的評價不錯,也很尊重他們的權益,這讓Michael Brecht感到放心。

而在德國,能夠得到工會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大公司監事會的一半席位都是員工代表佔據著。Michael Brecht對與新投資人的合作持開放態度,這對於吉利來說是個好消息。

眼下對於李書福來說,一場成功的收購案只是開始,要想真的與戴姆勒擦出些火花,要克服的障礙還有很多。

文 ▍砂糖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AI導購平台「智能一點」獲1400萬元Pre-A+輪融資
春節前的北京流感,拿錢買命時代的中年困局怎麼破?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