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婚丈夫離世 她沒撇下患病繼子

再婚丈夫離世 她沒撇下患病繼子

68歲的劉英連命運多舛,但磨難並沒有讓她喪失面對生活的信心,她對繼子視如己出,無私的母愛讓人感佩不已。

2月27日早上8點,記者敲響了福春小區49號樓2單元301室的房門,此時,劉英連正在為35歲的大兒子孫奇龍準備早飯。

劉英連的家不足50平方米。狹小的門廳空間,母子倆錯個身都會撞到一起。看見有外人來,孫奇龍的表情立馬嚴肅起來,很鄭重地跟記者介紹:「這是我媽媽,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就是我媽媽。」

再婚後

她有了兩個兒子

年輕時的劉英連漂亮活潑。1976年結婚後,和丈夫育有一子。然而幸福的生活卻在1987年發生變故,這一年,劉英連和兒子在家時出了事故,10歲的兒子不治身亡,她在醫院搶救了3個多月才保住了性命,卻留下了後遺症。出院後,她變得沉默寡言。1990年與丈夫離婚。

離婚後一次偶然機會,她結識了離異的孫同元,也許是相同的境遇,讓孫同元格外憐惜劉英連,這也成了劉英連走出生活陰霾的動力。1992年,兩人組建了新家庭,並於1993年時有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孫同元還有一個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孫奇龍,劉英連就有了兩個兒子。

孫同元沒念過什麼書,把希望都寄托在孫奇龍身上。但患病的兒子無法實現父親的願望。每次期末考試公布成績,兒子的成績都會讓他發怒,回家就會給兒子來頓「皮鞭燉肉」。受了委屈的孫奇龍,只好哭著跑出去躲父親。

一次晚上10點,打工回來的劉英連發現孫奇龍沒在家,看見桌上的試卷,她猜到了原因,急忙冒雨出門尋找。「他以前常躲小區其他樓里,找起來很麻煩。」劉英連說,那晚她冒雨找了半個多小時,才在一個樓的頂層找到人。看見劉英連,孫奇龍一下子撲到她懷裡,緊緊地抱著她的腰,那股力度,劉英連至今難忘。這個擁抱不僅是身體的依靠,也是心靈的信任,這更喚起了她身為母親的責任。打那起,不愛說話的孫奇龍不管有什麼心事都會告訴劉英連。

這個孩子

我會一直帶在身邊

2005年,孫同元突發心臟病去世。「當時我家人都勸我,把孫奇龍送到他奶奶家,畢竟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看見孫奇龍在父親墓前泣不成聲地喊「爸爸,我該怎麼辦」的樣子,劉英連毅然告訴家人,「這個孩子我會一直帶在身邊。」

孫奇龍有尿床的毛病,20多歲了也沒好。有時候,怕劉英連笑話,孫奇龍會把尿濕的衣褲藏起來。對於這事,劉英連從來沒有生過氣,每次都是認真洗乾淨衣褲,曬好被褥,還堅持不斷提醒孫奇龍,想尿的時候一定要去廁所。孫奇龍25歲那年,在劉英連的幫助下,他徹底改掉了尿床的毛病。

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要帶著患有智力障礙的孫奇龍,劉英連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特別是在孫同元去世後。看著小兒子一天天長大自立,劉英連就把更多精力用在照顧孫奇龍身上。

小兒子19歲那年,有一天突然回家就喊肚子疼。劉英連沒有在意,覺得可能是吃壞肚子了。沒想這一拖拉,闌尾炎變成了重度闌尾穿孔。術後,在小兒子的病床前,劉英連流著眼淚默默不語。懂事的小兒子安慰她說:「媽,我知道哥哥更需要照顧,我不怪你。」

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劉英連必須打工賺錢養家。2016年,正在人家做保姆的劉英連突然什麼都不記得了。「在醫院,醫生問我100減7等於幾,孩子都叫啥,我腦子空空的,都想不出來。」劉英連說,醫生說她患有左腦壞死,如果不接受治療,隨著時間推移,後果會更嚴重。

「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住上一套稍微大點的房子。」指著滿滿當當的家,劉英連說,現在她和兩個兒子擠在一個房間里,生活上有很多不便。如今,有好心人幫孫奇龍申請了低保,去年她還得到一次廉租房搖號的機會。雖然沒搖中,但她還是感謝那些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也讓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東新聞網_鄉域風情 的精彩文章:

TAG:丹東新聞網_鄉域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