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科技如此先進,為什麼沒研發出能匹敵微軟、蘋果的操作系統?

中國科技如此先進,為什麼沒研發出能匹敵微軟、蘋果的操作系統?

這和中國使用西方數學的原因一樣(其實是印度,阿拉伯和歐洲數學思想的混合體)。操作系統是項艱巨工程。中國絕對會有學生或研究遠嘗試自己開發系統,我自己也這麼做過。其實沒那麼難,但實際上也沒什麼用。

雖然在已有系統上開發新系統更容易,但我之所以說是項大工程是因為你需要開發一套支持編寫編程語言,能兼容多種設備以及能自動識別bug的數學分支,以確保安全,高效,還必須能合理分配計算能力也要在突髮狀況出現時調整算力。開發完成後你還要測試並不斷升級修飾錯誤。

還是以Linux為例,這一系統最流行的地方並不是美國。Torvlads先生出生在瑞典,我不覺得中國會威脅到Linux系統,因為包括中國在內全球開發人員一直在持續升級。Linux的活躍開發者數量與那些積極研究集合理論的人差不多。中國也有人做這些事,但沒有嘗試開發自己的集合理論。就像現代科學一樣,科學的進步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才能不斷提高。

所以就算你投入巨額資金開發一套系統,也比不上你網上隨便就能下載到的東西。如果你能集合全球數千天才開發者就能創造出自己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或者其他新穎的東西而不是什麼過時的操作系統。

過時了?Linux?

是的。它現在比許多在工作中使用它的人都要老,是一種Unix(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技術)。Windows則是八十年代產品。安卓是Linux風格,毫無新意。要想在操作系統競爭中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也許需要數年時間。

這是技術上的標準模式之爭。中國也許500年前就發明了火箭,但只有少數專家才明了本國的航天航空計劃還能夠區分清楚中國技術,俄羅斯技術,美國航空航天局技術。當然構建了現代航天技術的艾倫馬克思,馮布勞恩以及納粹德國一定做得到。在構建出一整套不同技術標準前,其實各國火箭沒什麼差異。

操作系統反映的是處理器性能以及設計者設計目的。Linux能適應多核硬體,各種高性能GPU(圖形處理器)也能在Linux系統上正常工作。新的操作系統也許需要能適應量子計算的運行,而不是只能打數字電話,鍵盤或雲計算。

你也能向中國之前崛起的高科技國家問這個問題。

就算韓國遠遠小於中國,但也許是個好例子。從過去到現在如三星等韓國製造一直享譽全球,但三星也沒有成功研發出自己爹操作系統。三星推出的泰澤系統就是個好例子。Quora上的人聽過或在日常生活中用過泰澤嗎?絕對沒有。

谷歌,微軟或蘋果數十年來一直佔據著操作系統市場,經歷千辛萬苦戰勝無數新型系統後變得越發強大。就連微軟在移動端系統市場也沒佔到什麼便宜。Linux以及其他附屬系統至今也沒吸引多少用戶。如果你不向客戶提供一個新穎獨特或者實惠好用的新系統,他們絕不會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

此外包括電腦,電視或智能機在內的很多中國產品也不完全是100%中國技術。小米就是個好例子。小米手機就內含日本,韓國和美國配件。同樣地,很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產品也會向外國市場進軍,所以其實也沒有研發新系統的必要。

谷歌也沒有研發自己的系統。他們在Android上對Linux進行了大量修改,不是從頭開始工作。

微軟也這麼做過好幾次。

蘋果也如此,其系統是在Mach, FreeBSD, NeXT以及其他很多開源代碼基礎上研發的。蘋果確實在iOS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它的成功依舊建立在已成熟的開源Unix之上。

所以說,並不是中國開發不了,而是開發一個徹底的新系統完全吃力不討好。新系統要求經過升級必須兼容所有開源軟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經典 的精彩文章:

如果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那麼iphone會值多少錢?

TAG:致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