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美十首元宵詩詞,寫出火樹銀花之夜和人間悲歡離合

最美十首元宵詩詞,寫出火樹銀花之夜和人間悲歡離合

元宵節,我們習慣稱之為年慶的結尾,除夕到元宵,都可稱之為年。舊年的總結和新年的砥礪都在這半月之中了。元宵過後,就要正式投入到一年的緊張奮鬥中去了。人們用時間的分段來把人生分段,每一段人生的使命不同但奮鬥皆同。這一場生生不息的人生中有愛和感動,辛酸和挫折,誤解和傷害,笑對和釋懷。

誠然,愛和感動是人無懼向前的永動力,也是人對未來美好的無限憧憬,唯有愛和感動才能抵禦世間的荒蕪,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它。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明代徐士俊認為,元曲中「稱絕」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來,可見其對這首《生查子》的讚譽之高。此詞言語淺近,情調哀婉,用「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兩幅元夜圖景,展現相同節日里的不同情思,彷彿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寫出一位女子悲戚的愛情故事。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傷今追昔之作。寫作地點在臨安,約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間,這首詞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

觀燈樂行

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帝王之都,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 裝飾華麗的香艷的馬車堵塞了寬敞大道。 身處閑暇卻無緣目睹中興之年元宵盛況, 只得帶著羞慚隨著老鄉去觀看迎接紫姑神的廟會。

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宋代:周端臣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神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柳。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緊馬,翠長千縷柔條。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中,梅花是品格的象徵,柳枝是感情的象徵。詞人以梅花頌人,寫殘梅有心;以柳條送客,寫早柳未發,故無法留住遠行之人。既切合剛過元宵的早春時節,為送別實見之景,又巧妙地托物為喻,傳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總體來說,詞人將一個送別的傳統題材寄託於對梅柳的刻畫中,可以說是別具一格,清雅脫俗。

古蟾宮·元宵

明代: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裡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這首散曲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小令描寫了往年元宵節的熱鬧、歡樂氣氛,同時又寫了寫作當年元宵節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對比,反映出明代國家日漸衰敗,百姓生活每況愈下的情形,對老百姓的苦難生活深表同情,對官府的殘酷統治表示強烈不滿。

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宋代:朱敦儒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風約綉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無心剪燈,有意問卜,寫出少婦關注之所。就這樣,結句全詞層層推進之後,以輕淡之筆出之。遼東,古郡名,故址今遼寧省東南部,多用來借指遙遠的邊地,以代親人之所。至詞的主旨已經明確、完整地表達出來,而字面上終歸沒有道破。淡語入情,含蓄不盡。

女冠子·元夕

宋代: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元宵佳節是歷代詞人經常吟詠的話題。不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在所有的節日中,以元宵最為熱鬧,也以元宵最為人所重。而在國破家亡之時,這個節日又最容易引起人們對往昔繁盛的追憶,最易牽動人們的故國之思。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宋代:賀鑄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這是一首記夢詞,寫夢中京城元宵節的歡樂情景,以及夢醒後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達了一種撫今追昔、懷才不遇的情緒。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正月十五夜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們早已淡忘,唯有本篇傳誦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這首父母送別孩子詩,讀來令人心摧骨折、肝腸欲絕
相愛、分別、重逢,晏幾道一首詞寫出最美愛情三部曲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