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風生水起,打破階層固化的全民契機到來了?

區塊鏈風生水起,打破階層固化的全民契機到來了?

韭菜的想法:每一個收割者都曾經被當做過韭菜

多年前,雷軍認為馬雲是騙子、搞傳銷的,多年後他坦言後悔不已。世事難料,如今的區塊鏈雖然不免也沾上了「投機」、「騙局」的帽子,但也許多年以後,也有可能會像現在我們看馬雲一樣,傳奇萬分。

而且事實是,區塊鏈現在與90年代初互聯網萌芽時期何其相似?它所創造的商業價值甚至比當初的電商、即時通訊和搜索,更加清晰。

1995年,CFido彙集了我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人,丁磊、馬化騰、求伯君、雷軍等等商業大佬的思想啟蒙或許都是由此開始,這群人相互交流與碰撞,然後分別向不同的直線延展進而交織,構成了當今互聯網格局的雛形。站在當年改革開放的變革洪流中,恐怕很少有人會關注這樣一個小群體,甚至還將其視為異類,但他們多年以後卻成了全球矚目的商界明星。

現在這樣的傳奇,也許正在被區塊鏈承襲。

2011年,前科幻作家劉志鵬的寫作生涯遇到瓶頸,他化名為長鋏,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比特幣論壇和資訊網站「巴比特」,從此轉變了整個人生軌跡。同樣是在這年,吳忌寒翻譯了中文世界裡第一份比特幣白皮書,和長鋏、烤貓相識於此,甚至日後叱吒幣圈的大佬多多少少都曾在巴比特活躍過。

如果說當初互聯網這個理想國所孕育的一批人,從白手起家的普通人到成為叱吒風雲的富豪,中間還要經歷多年的摸索和妥協,那區塊鏈儼然縮短了這個時間,因為它的回報率拔高到一種絕無僅有的高度,這使得區塊鏈的市場空間被不斷擴大。

比如吳忌寒和其2013年成立的比特大陸,據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估測,比特大陸去年經營利潤約為30-40億美元,也就是說,僅用4年時間,該公司就在年經營利潤方面追平了英偉達公司。站在晶元行業的角度,這是實現了我國多年來追趕美國晶元巨頭的願景,而且吳忌寒擁有的三個礦池佔據全球算力約30%,身價可謂是水漲船高。

如果沒有區塊鏈,吳忌寒或許依然在風投公司度日,而劉志鵬可能重新復出、繼續他的寫作生涯。這些比比皆是的例子,說明兩個問題,對個人來講,這是絕佳的暴富機會,對行業來講,這是衝擊行業層級固化的一條嶄新捷徑。

當然,這其中不乏魚目混珠,眾多囿於現狀、急於脫困的公司也從中看到了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錯覺的一種市場信號。

不論是個體還是企業,他們都篤信一個真理:哪一個收割者不都曾經被當做過韭菜嗎?

風口這麼多,為何區塊鏈被當做最適合逆襲的突破點?

「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當年你對人家愛搭不理,現在人家讓你高攀不起」,用這兩句話就可以簡單地概括出,為什麼屌絲、精英、創業者、明星等群體,明知有當「韭菜」風險,還都湧入區塊鏈之中,人性使然、唯逐利也。

不過直觀的金錢刺激,令大部分人的眼光只局限在造富神話上,或許他們並未意識到,區塊鏈實際上正在成為失意者逆襲的契機。

屌絲逆襲精英、創業者逆襲大佬、甚至是危局中公司重新獲得一個逆襲的機遇,這些事情正在泡沫之中成形,估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只增不減。所以,這場全民沸騰的風口,與直播、共享經濟或者是再早之前的O2O相比,都有所不同。

以直播為例,雖然有很多主播藉助資本追捧的風潮,一躍成為身價百萬、千萬的明星級人物,但其實能夠成為頭部主播的這部分人,很難被稱之為屌絲。而且直播平台之間的博弈一開始就屬於幾個行業巨頭的鬥爭,背後站的是360、微博及YY等互聯網老兵。從這點來看,直播的風口也不是屬於屌絲的,更何況直播平台做得再大,也很難和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相提並論。

而區塊鏈在被各種偶然性和刺激性影響之下,其門檻似乎不斷降低,看看你周圍有多少平日其貌不揚,現在卻對各種虛擬貨幣高談闊論的人就可以知道。況且,即使不懂區塊鏈也參與進來的人比比皆是,低買高賣的道理總是懂的。

再比如共享經濟,從共享單車、共享KTV到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健身房,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總是有各種奇葩的共享形式,刷新我們對共享經濟的認知。

可是回頭再看當時共享經濟的泡沫,跟如今的區塊鏈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觀察去年蹭共享熱點的參與者,看似人滿為患,其實說到底,大部分都是創業者在謀求關注度,即使處於瘋狂期,能引得資本競投的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

而區塊鏈從年初炒熱至今,除了創業者,幣圈和鏈圈所容納者流派紛雜、自成江湖。僅目前冒出頭的就有各個行業處境困難、亟待拯救的互聯網老兵,以及曾經在域名圈、站長圈的活躍分子,或是互聯網圈的連續創業者,他們雖野心勃勃,但在前幾次風口浪潮中未曾得志,所以區塊鏈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好契機。比如,人人網、美圖、天涯、迅雷等公司和蔡文勝、陳偉星等人。

不過,這也說明區塊鏈存在著很大的泡沫,但即使如此,也沒人想錯過。因為區塊鏈對所有想在互聯網成就經天緯地事業的人來講,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存在跳出BAT包圍圈、未來能和巨頭並駕齊驅的可能性。按照過往資本主導的互聯網風口,BAT基本上決定了創業者的生死,可區塊鏈或許能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發展走向。

在王峰十問薛蠻子的對話中,薛蠻子對區塊鏈區塊鏈精神的認識非常精準:首先是信任的規模化;其次是代碼即共識;第三個是賦能到個體。同時,區塊鏈的應用,讓眾多互聯網企業不再需要依賴BAT的流量和資源,也能自行解決資金問題,而不論是實體還是虛擬,僅從投資角度來看,古今往來,如此完美的適合用炒作的標準,還有嗎?

當然,機會越大,往往泡沫越大,但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會是吹破泡沫的那個人。

如果整個互聯網都ALL IN區塊鏈…

如果所有互聯網人都去做一件事情,這可能是一幅比較恐怖的畫面。而現實是,由於區塊鏈的完美性,導致吸引了所有目光,不論是想打個翻身仗的,還是想屌絲逆襲的,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瘋狂的地步,似乎無區塊鏈不成活。

看看朱嘯虎和陳偉星的互噴,針針見血、滿目鄙夷,這何嘗不是圈內人和圈外人的真實寫照?人性的複雜在區塊鏈所造就的境遇差別上,顯露無疑。

「你現在沒有資格和我聊區塊鏈,你最好先把最基礎的幾本書看完。」一位初入幣圈的人這樣描述他幾周前向一位朋友電話諮詢區塊鏈的場景。隨著財富增長所拉開的階層差距,隔著電話聽對方略帶輕蔑的語氣,這就是幣圈的現實。

「草雞變鳳凰」時有發生,可這種事可能其它「草雞」和「鳳凰」都不願意看到。

過年期間,很多人的年假可能過得並不安穩,因為一個500人的微信群為區塊鏈添上了一把火,燒得他們更為焦慮。可實際上,微信群里的人可能要比他們焦慮得多,一開始也許是僅供交流偶然所建,但現在群內人百種面孔、各有目的,多多少少有著功利和炒作的意味。

比如蔡文勝,很早之前美圖就發布了白皮書,現在更是和美鏈不清不楚,他站台區塊鏈無非也是為股價大跌的美圖找一個突破口,如果美圖不做區塊鏈,可能今年的股價和財報更難看。而陳偉星對區塊鏈的推崇更加直觀,據他所述,自己投資了大概幾十個區塊鏈公司,很多間接投的、盲投的,根本不看白皮書。

所以說,區塊鏈越熱,他們越能從中獲利,如果區塊鏈不需要炒就能悶聲發大財,那誰還願意大張旗鼓地「普惠」大眾呢?早就像吳忌寒一樣先賺它幾個億了。若是僅靠這種言論就all in,未免有些天真。

區塊鏈所帶來的財富的零和遊戲,對推崇這一技術的一群人來講,也許比較淺薄,他們希望的是用區塊鏈解決現有問題,甚至是應用到各行各業。這不是沒有可能,只是在區塊鏈泡沫中,當研究人工智慧、VR/AR等前沿技術的資源,都跑去做區塊鏈了,這真的是件好事嗎?所謂的技術信仰能抵得過金錢效應嗎?

更何況,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風口能夠離錢如此之近,互聯網企業說不心動才不現實。

到現在,區塊鏈的熱潮很可能還只是一個前奏,在監管都保持中立的情況下,更瘋狂的也許在後面。

韭菜們將會等來收割的鐮刀還是自己揮起鐮刀,只能拼運氣了。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來源:金評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賣房炒幣狂賺125億,比特幣華人新首富的盛世隱憂
盜竊價值5.3億美金代幣的黑客又有新動作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