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聞天天吹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新聞天天吹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時代最前沿第一影響力,100000+大咖已關注

閱讀好文章,吸收正能量,每天進步一點點!

2017年「 AI 」 、「 自動駕駛 」 、「 區塊鏈 」 等名詞開始興起,還有馬雲提出的一個概念――「 新零售 」。

即使對互聯網不熟悉的人,也感受到了生活用品越來越貴的趨勢,「 消費升級 」 就像當年的電商一樣,進了每個人的生活。

啥是消費升級?說白了就是人們挑選物品,不再以便宜實用為最高標準,還要兼顧質量、定製、品牌等

現在居民每年的消費支出都在大幅上漲,可是,網上的銷售增長卻比起往年少了許多,這就暴露出一個嚴重問題,線上的消費紅利就要見底了。

可能感受到一絲危機,在 2016 年年底雲棲大會上,馬雲第一次針對線下實體店提出 「 新零售 」 的概念,要建立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零售形態,也就是消費者要什麼就賣什麼~

線上店的好處是什麼?

1、你可以貨比三家。

2、不用跑腿。但出了問題要退要換很麻煩~

實體店的好處是什麼?

1、可以立馬鑒別消費品,食品的生產日期,衣服的顏色大小,鞋子真假等等。

2、想買什麼,當天就能拿到,但是有的比網上要貴一些。。

3、跑來跑去不確定哪裡有自己想要或者合適的物品。

而馬雲提出這個的新零售,就要把二者結合,揚長弊端,利用網上和線下的數據,優化資產配置,減少銷售環節,塑造一個高效的零售市場~

可以根據人群畫像,配置相應的實體店商品

人們既能在實體店體驗網購的快樂,也能在讓網購享受實體店的便捷,這才是新零售最大奧義。

最近聽說阿里要收購餓了么,不只是看上外賣市場,更看準了它的蜂鳥配送物流,快遞的配送時間一般是和外賣高峰錯開的,如果天貓的菜鳥物流和蜂鳥物流結合起來,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沒準還能減少快遞配送時間~

想想啥時候網上購買的東西都能 1 個小時到就牛了~

這個 「 新零售 」 一提出,大家紛紛覺得在理。不僅阿里搞,京東蘇寧也搞,連騰訊也強勢介入。。

看起來,好像是阿里的生意被搶了,其實我覺得,要是沒有人跟進,阿里才過的難受,有很多資本介入,代表這個方向被看好,技術的迭代會更快,新零售的大環境更容易塑造~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就拿生鮮來說吧,這算是電商們公認的新零售硬骨頭。自從 2013 年天貓布局自家生鮮商店以來,什麼補貼、推廣活動不斷,到 2017 年,一年的銷售額才到 80 億。。

什麼 99 減 50 ,199 減 100 的券經常能看見

這在雙十一一天銷售額就達到 1682 億元面前看來,那就是毛毛雨啊。。這在民以食為天的大中華區,絕對不正常!

那些網購的生鮮平台,燒的錢不可謂不多,廣告做的不可謂不到位,可是就是很難撬動煮婦煮夫們的心。

網上有這麼一句形容網上生鮮店的慘烈: 「 只有 1% 的生鮮電商能夠實現盈利,4% 基本持平,88% 略虧,剩下 7% 則處於巨虧狀態 」 ,可以說是非常生動了~

小編平時也挺懶的,但是周末做菜的時候還是願意自己去樓下跑一趟,網上購買的比較少,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為下面這些吧。。。

有時候菜價有那麼一點小貴,還不算配送費。

正如,《 阿甘正傳 》裡面說: 「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兒 」,這放在網購生鮮也挺合適,你永遠不知道網上買的黃瓜是否頂花帶刺兒,橘子是否都是圓臍兒。

很多人有下面這種經驗吧

自己逛菜市場的樂趣在於,每一個生鮮都是獨一無二的,用相同的價錢買到自己最稱心如意的菜,倍兒有成就感~

其實,現在人們工作壓力挺大,很多人從心裡就不願意下班後還得去菜市場,既浪費體力又浪費時間,但,如果科技發展到讓每個人在網上享受到現場挑菜一樣的感覺,或者能讓生鮮跟流水線上的工件一樣保質保量,這生鮮市場就成了~

去年還有一個大火的新零售例子,就是 「 無人超市 」 。

或許新零售,應該叫新生活吧。

「 你猜無人超市賣的最好的是什麼? 」

聲明:本文不代表時代最前沿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最前沿 的精彩文章:

1月19日,星期五,每日運勢早知道!

TAG:時代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