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包見人品,3條受用終生的建議!

紅包見人品,3條受用終生的建議!

原標題:關於新年開工紅包,3條讓你一生受用的建議

作者:維小維

太計較得失,你就被得失所控制

年初七開工第一天,公司里到處喜氣洋洋,很多同事到處討紅包,拿著一疊攤開美美地發朋友圈。

然而,有個以前的老同事卻並不太高興,發了個朋友圈,很隱晦地說了一句:某人真小氣

我問她到底怎麼回事,原來她的領導春節只發了100塊紅包,她覺得他很摳。我很驚訝,為什麼呢?一般來說100塊在廣東也算是「標準紅包」了吧……

她苦笑著說,因為她領導往年都是發200的,今年少了一半,覺得很不爽。

作為一個長期過年要發紅包中年人,我突然感到壓力很大,原來股市都可以升升跌跌,紅包的數字卻只能漲不能掉,掉了就成了「摳門」了。

於是我問她:即使你不爽,甚至發朋友圈發表不爽,還能拿回那100塊的錢嗎?

她被我這句話問得有點懵然,吞吞吐吐地說著,那是的確不能……

「那你發表這個不爽就是無效的,而且這甚至會讓你失去更多比這100塊錢更重要的東西。」我不得不善意地提醒她。

其實這箇舊同事犯了一個「正常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把比較的「參照物」,放在過去那個峰值,而不是放在初始的起點。

這種心態在投資市場裡面最常見了,拿著一隻股票,上漲的時候不捨得賣,等它跌下來了又不甘心賣,結果抱著它一起跌到了成本價。

你看,眼光盯著的都是損失,而不是已經擁有的小斬獲,結果可能就是一夜歸零。

老實說,這種對得失的計較心,只會讓自己掉進一個負面情緒的大坑。

這種負面情緒是有感染力的。它不但會讓朋友圈戾氣沉重,還會讓自己不知不覺貼上「不知足」的標籤。

假以時日,這種斤斤計較的形象,絕對會消耗殆盡同事圈裡想扶你一把的人脈。而你,卻悄然無知。

一個紅包,能代表著圈層的起點

開工那天,我和一個蠻厲害的投資人朋友喝茶,我最近做的一個項目遇到了一些困難,他跟我吃頓飯,就提供了許多有效的解決方案。

他這個人非常和氣熱情,凡是來一個服務員倒茶,他就雙手奉上一個紅包。

於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出現了:我們身邊來回穿梭,出現了各個不一樣的服務員來倒茶。

我發現,他不但喜歡面對面發紅包,還喜歡在群里發紅包。他在我面前查看了去年發出去的紅包,有一萬多塊,但是收到的只不過是600多塊。

我問他,這是不是你做投資以來最低回報率的事情啊?發那麼多,也不是每個拿紅包的人會記住你感恩你的啊,尤其是那些純粹起鬨湊熱鬧的人。

他笑笑說——

沒關係啊,開年紅包就是討個彩頭,大家開心,我也開心啊。

至於平時的紅包嘛,就賺個曝光,起碼有人會記住你,你們做自媒體的不是老說轉化率嘛,不曝光哪來轉化率啊……

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自己之所以認識這個貴人,是因為幾年前在一個群里回答了他一個問題,彼此加了好友。

沒想到,加了之後幾分鐘,他就給我發了個紅包。當時我非常驚訝,在群里提問,有人回答這不是很常見的現象嗎?

作為一個特別用心的人,他會用一個非常禮節性的回饋,體現他的不一樣。

就因為這個紅包,我對他另眼相看。倒也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他這種「知感恩,肯互惠」的思維,讓我覺得他是個格局高遠的人。

這些年,他給了我不少幫助,有時候微信問他一個技術性問題,他就能給我寫好幾個可能的方案;

要是我需要認識些某個新業務方面的投資人,他也能隨時給我拉一個群,簡直是廢話不多,但超級給力的有效人脈裡面最優質的一個。

當然了,我也不是個不懂人情的人,只要我力所能及,我都會給他提供我的資源,知無不言。

其實,如果當初我們只不過是在群里一面之交,也許就算加了好友也不會有什麼交集。現在加微信根本就不算什麼關係了,有的人可能躺在好友清單里幾萬年,也不會有一個點贊之交。

但是一個紅包,會讓點贊之交激活成深度有效人脈。

這年頭每個人的時間都非常有限,羅振宇老師還專門在跨年演講里講過「幫人們省時間的生意,將會特別值錢」。那麼,一個人會選擇把時間投資在怎樣的人身上呢?

我想,一定是那些「你投之以木桃,他報之以瓊餚」的人吧。

「互惠互利」的前提是,你必須在收到別人的「惠」時,看到了「利」。否則,沒有人願意繼續。

一個紅包,在有的人眼裡只代表著人民幣,在另一些人眼裡代表著人脈和圈層的起點,那才是無價的東西。

算計的過程,你離幸福越來越遠

我以前做公眾號,春節的時候就會給讀者發紅包。但是每次發紅包,卻不一定收到正面的反饋。有一次甚至收到一條惡意的留言:

你就發那麼點錢,還做什麼公眾號啊,關了算了!

我當時真的無名憤怒,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得到了別人給的好處,不想著是額外的收穫,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還會出言不遜呢?

而且,這絕對不是一個個別現象。

我的一個好朋友Cathy告訴我,她也是一個部門領導,大年初七給同事發「開工利是」之後,居然不經意在洗手間聽到別人竊竊私語:Cathy就是小氣鬼!人家部門的發了100塊呢!

她略帶不解地跟我說:

我要是有點時間,都恨不得投資在健身房或者看看書。

為什麼總有一些人那麼閑,那麼有空去計較和評論別人的紅包呢?說不定這計較埋怨的一個鐘頭,我就能賺回那幾十一百了。

我也深刻思考過這當中的原因——無非是一個「期望值錯位」的問題。

紀伯倫曾經說過:最遙遠的路途,橫亘在你的期望和行為之間。

最理智的經濟學,乾脆用一個公式來解析期望值對人生的影響:幸福=效用/期望值。

如果你老闆準備給你發獎金,你期望那可以買到LV包的10000塊。結果,當你最後只拿到了1000塊,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可憐的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獎金夠吃頓200塊的自助餐,1000除以200,幸福感是5。這樣一算就很明白了:要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最好不要讓慾望影響你的生活。

拿紅包嫌少的那些朋友們,最大的損失倒不是說少得了多少人民幣,畢竟本來這人民幣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給他的。

最大的損失,是他失去的幸福感。本來是一個又驚又喜的小確幸,卻成了埋怨詛咒、徒添煩惱的源泉。

當一個人心心念念地算計著開工的紅包有多少時,真正的聰明人已經開始用這些心思去增值自己了。而你計較完畢,毫無獲益,得到一份祝福的幸福感覺也隨之消失殆盡。

張泉靈最近有一篇刷屏的文章,寫的特別好: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句再見也不會說。

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時代那麼輕易就會拋棄自己。畢竟,從早到晚,我都那麼認真在生活,在跟細節較勁。

事實上,在每一個細節里抓住未來的機會,而不是糾纏在過去的落差,才可能是跟上時代最好看的姿勢。

-END-

小維的叨逼叨:

討開工紅包這件事,我見證著它的進步。早兩年,我見過最厲害的「道高一尺」,是一個同事畫了一幅討紅包路線圖,詳細到每個已婚人士和領導的工位,發給大家共享。到現在,有「魔高一丈」開發了紅包小程序,只要輸入工號和紅包金額就可以發群里,紅包直接從工資里扣。是不是特別牛逼?你的開工紅包都討完了吧?歡迎留言告訴我,你今年是被紅包「掏空」了,還是「填滿」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財頻道 的精彩文章:

春節營銷姿勢盤點,又到了品牌們交卷的時候了
2017年度中國最受關注的十大財經人物

TAG:理財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