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2017年可以說是車載後市場的小年,產品出貨量相對疲軟。到了2018年車聯網產業會有怎樣的發展?近期在深圳舉辦的九州展吸引了眾多方案商、車載終端廠商、運營商、服務廠商參展。《國際電子商情》將通過分析,梳理出2018深圳九州展所反映出的車聯網產業現狀,進一步挖掘車聯網的發展趨勢。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2018車機與後視鏡市場分析

從終端產品形態來看,中控車機和智能後視鏡佔比依舊很高,其中車機重奪銷量第一寶座。據國際電子商情記者調研顯示,2017年車機全年整體出貨量約為1000萬台,在旺季的出貨量更是達到100萬台/月。在九州展上,安卓4G車機成為主流,屏幕呈現大屏化趨勢,尺寸大多在10吋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4吋,大有向特斯拉的17吋中控車機看齊的趨勢。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後視鏡的市場進一步萎縮,價格一降再降,某廠商的後視鏡價格低至299元。在這種情況下,流媒體後視鏡被很多廠商賦予了「救世主」的角色,無論是360、凌度、天之眼等品牌廠商還是小企業均已推出相應的產品。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流媒體後視鏡主要功能是通過攝像頭把汽車後方影像投射到顯示屏上,可視角度比傳統後視鏡的視野範圍大3倍,解決盲區問題。經過短短一年的時間,流媒體後視鏡市場也開始從藍海變成紅海。

在九州展現場,筆者發現有的廠商打出「真流媒體」後視鏡的概念,當問及該廠商如何定義真和假,他們卻也只能給個籠統的說法,如視角更大圖像更清晰,可見在業界尚未形成流媒體後視鏡的性能參數質量等標準,這也給很多想要渾水摸魚的廠商可趁之機。

有從業人士點出了該行業的亂象,表示有的流媒體後視鏡只是掛著流媒體噱頭的低端貨,很多只是把原來的5寸屏換成8寸以上大屏,然後直接把後方影像顯示出來的低成本行車記錄儀。

其實,作為行車全過程中給駕駛者提供觀後畫面的流媒體後視鏡,無論是後拉攝像頭還是後視鏡本身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包括低時延、WDR寬動態、防炫目、耐高溫等特性。作為更加關乎生命安全的產品,流媒體後視鏡需要嚴把質量關,避免無序競爭、大打價格戰的套路。


2018年運營商陷入流量廝殺,該拼價格還是拼服務?

隨著4G後視鏡、4G車機的興起,物聯網流量卡得以在車載終端迅速普及,運營商賣給廠商流量池、廠商與分銷商流量分成的B2B2C商業模式成為主流。但對於消費者來說4G流量費用偏高,為此三大運營商競相推出相應優惠招攬客戶,並且有不限流量的套餐出現。

2018年年初開始,三大運營商都開始大規模推廣無限流量套餐,車載4G流量價格進一步走低。以中國電信為例,中國電信交通行業技術總監周焱在九州展的論壇上透露,中國電信在今年將重點推出天翼無限流量套餐,最新的全國40G無限流量套餐只需要69元/月,該套餐採用創新的主副卡模式,即用戶的手機和車載終端共享這些流量,相當於車載終端上網是免費的。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圖:電信車載流量套餐

中國聯通車聯網行業總經理郭偉對於車聯網這種流量分成的商業模式表示擔憂,認為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的場景,中國聯通內部的數據顯示,4G車機的續費率不足20%。中國電信周焱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內容和服務不足是車聯網多年來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

傳統運營商在車聯網產業中主要提供通信管道、維護網路穩定與安全,以流量運營為主要營收點,但三大運營商也在探索新的服務角色,開始向搭建車聯網平台、開展車聯網業務運營轉型。

周焱在論壇上介紹了中國電信車聯網重點應用布局以及對車聯網的理解,認為消費者會不自覺地拿智能手機作為標杆,車載產品的功能和性價比相比之下沒有競爭力,因此在產品功能定義上盡量不要和手機正面衝突。「中國電信最看好行車記錄儀,因為其抓拍舉報、旅途見聞等是手機目前無法替代的」,周焱說道。

在深圳、上海、南通等8個城市已經率先實施違章有獎舉報,並建立違章舉報平台。但從車主違章舉報的數量來看並不理想,遠遠低於應該產生的數量。旅途見聞功能也面臨著相似的處境,分享數量遠遠低於預期。周焱認為其原因還是在於功能體驗不夠好、程序不夠便捷,中國電信在進一步探討通過搭建車載視頻雲的模式優化使用體驗。

周焱表示,手機的音樂和照片功能做的已經足夠好了,但是視頻的操作體驗還有進步空間。中國電信希望一般的車載硬體與強大的雲處理能力結合,優化後用在車上,把視頻數據智能分類和處理。例如實線、不打轉角燈併線、走專用道等違章行為的分類識別,在視頻雲上稍加處理能夠做到很高的識別率,這樣有利於簡化違章舉報流程,提高舉報成功率。同樣的,對於旅途見聞分享功能,視頻雲也能從行車記錄儀繁雜的數據中挑選出好的照片和視頻,幫助用戶更方便地在朋友圈的分享。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車聯網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內容和服務,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中國聯通郭偉表示,作為運營商應該為車聯網提供智能化和服務化的通信管道。中國聯通將車聯網使用的數據流分為導航、娛樂、安全三大版塊,具體切分為基礎數據流、導航數據流、語音識別數據流、天氣新聞數據流、FM音樂數據流、視頻內容數據流、救援定位數據流、自由業務數據流,據不同的使用場景提供高帶寬、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等特性,非常類似於5G切片技術。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圖:聯通管道切片化、服務化

現階段而言,運營商更多的是搭建服務框架和優化管道能力,具體的服務需要下游的企業不斷開拓。在九州展展台上,TSP服務廠商翼卡車聯網展示了行車SOS安全智能服務平台,可實現車禍後的主動救援。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平台在檢測到碰撞後對自動接入翼卡視頻救援中心,服務人員根據事故輕重情況安排道路救援或者救護車。如果無人應答,系統會將之前攝像頭錄製的視頻上傳到服務中心判斷車主是否處於昏迷狀態,提供緊急救助。此外,翼卡還整合了全方位的救援資源,包括道路救援、救護車在線緊急指導、救援進度通報、自動精準定位、主動事故救援等服務。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圖:翼卡行車SOS安全智能服務平台

翼卡的資料顯示,從精準識別碰撞-視頻接入翼卡-鑒定事故等級-安排派救護車-通知緊急聯繫人整個行車SOS安全服務只需要125s。且不論這個數據的真實性,但這種安全救援服務對網路的響應速度和穩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前文提到的聯通救援定位數據流與翼卡的安全救援服務非常契合,對探索車聯網的差異化服務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具體的數據也證明了這個差異化服務的潛力,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翼卡將道路救援等服務與不限流量打包成套餐出售,續費率達到47%,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實現了流量+服務+運營的商業模式。


BAT均已完成站位,車聯網蓄勢待發

2017年,BAT加緊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布局,騰訊也在去年11月推出了AI in Car車聯網解決方案。與百度、阿里相比,騰訊的方案最輕,與車企戰略上的摩擦最小。

按照騰訊高管的說法,騰訊既不碰硬體,也不碰操作系統。AI in Car系統主要針對交互智能和服務場景智能為車企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並開放了五大基於AI的能力:智能語音服務、場景化服務、內容服務、社交服務和運營增值服務。

從九州展看車聯網2018發展風向與機會

騰訊車聯產品總監房芳表示,騰訊將充分利用9億微信用戶和8億QQ用戶的優勢,通過QQ音樂、騰訊地圖、騰訊電台等豐富的內容生態服務於車主,在上層打造車的場景和體驗,與互聯網生態對接。

同行者科技是一家車載語音識別技術提供商,目前已經擁有1000萬的車主用戶。同行者科技聯合創始人葉維表示,大家不要想著和手機競爭,而應該形成互補的關係,提高內容黏性。例如車機上的微信助手體驗不如手機,但可以進行微創新形成互補。

「一群人出去聚餐,大家通常會提前將位置信息發到手機微信群,但是等到你出發時位置信息已經淹沒在群信息裡頭了。同行者通過與微信、車載廠商的合作,可實現將手機里的位置信息發到車機上,車機開火後語音詢問是否直接導航。」此外,同行者還有將手機微信上分享的音樂、知識付費內容(音頻)發送到車機上的功能。

相比之下,百度的車聯網戰略更加激進,已經深入到自動駕駛的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是去年發布的Apollo(阿波羅)計劃,提供服務平台、軟體平台、參考硬體平台和參考車輛平台,希望為開發者提供從0到1的能力,幫助任何開發者都能組成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無論是強勢介入的BAT還是運營商、語音識別技術廠商、產品公司,都已意識到產品和服務不夠吸引消費者是限制車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具體該怎麼做?在2018年,可以預見車載終端的產品形態和功能不會有太大變化,車聯網的發展可能還是要靠BAT、運營商、服務廠商的推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谷歌開放TPU晶元,每小時6.5美元
iPhone X減產50%?村田:數字沒這麼大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