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月球不是人造的,也不是撞擊出生的,可能是這樣來的
探索
03-02
關於月球的來源,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的腳步。
目前比較流行的,就是小行星撞擊學說。雖然這個說法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卻依然有許多疑點無法解答。
最近,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不僅觀點新穎,而且內容也很新穎……
提出這個觀點的科學家指出,在很久很久前,這裡有一個高速旋轉的薄餅狀高溫雲團,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塵埃和岩石。
這種雲團,是科學家新提出的概念,被命名為塞奈斯蒂亞(我自己音譯的,它英文名叫synestia)。這種天體所包含的物質足夠多,可以讓它在蒸發之後,形成一個岩石星球之餘,還能夠再孕育出一個岩石天體來。
而我們的月球,就是在這個塞奈斯蒂亞中形成了。
據人類目前的認知,月球上的元素和地球幾乎相同,說明了二者是同源而生;而二者的元素又會略有差別(月球的鈉、鉀、鋅、銅的元素含量遠小於地球),又難以解釋。而目前這個塞奈斯蒂亞學說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疑問。
與以前的理論不同,這個理論並沒有完全否認以前的理論。科學家認為它有可能和以前的學說有重合點,也就是說,兩種學說的結合可以更好地解釋月球的形成。
目前,科學家還在繼續探索塞奈斯蒂亞學說,並使用大型計算機不斷進行模擬,試圖找到最終答案。
當然,還有很多人總是懷疑月球是人造的,不知道大家認同哪一個觀點呢?


※教你認識星座,怎麼在夜空找到自己的星座?
※科學家:發現火星大量水資源,登陸火星不需要帶飲用水了
TAG:科學求知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