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偏僻小村元宵節點亮九曲黃河陣 盞盞油燈中的年味城裡人難尋

偏僻小村元宵節點亮九曲黃河陣 盞盞油燈中的年味城裡人難尋

黃河燈會又叫"轉黃河"、「九曲黃河陣燈會」,在河北武安市婦孺皆知,很多鄉鎮在元宵節期間都會舉辦,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也是人們喜聞樂見又積极參与的一項社火活動。3月1日晚上,攝影師目睹並拍攝了武安東通樂村的黃河燈會,雖然該村燈會不大,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大家在鑼鼓聲和爆竹聲的伴奏下,有說有笑地穿行在九曲燈陣之中,點點燈光映照的那份快樂和最後的一抹年味,是城裡人難以找尋的。

東通樂村位於武安市城北,是個比較偏僻的小村子,讓該村出名的是村裡獨有的「賽戲」,遺憾的是當天沒有演出,因為大家都在為晚上的黃河陣而忙碌。所謂黃河陣,是用365根1米左右的木樁按圖插入不同的方位,木樁之間用繩索連接,布成如同迷宮般的方陣。圖為已經布好的「黃河陣」。木樁頂部用彩紙糊成的圓筒可以放置油燈,油燈點亮就成了黃河燈陣。

「365根木樁象徵著一年365天,點燃每根木樁上的油燈,預示天天光明,而順利走出九曲燈陣,則象徵一年裡天天都通順。」村裡一位龐姓老大爺告訴攝影師,「一會等大家都吃了晚飯,村裡會點燃每盞油燈,然後敲響鑼鼓,村民聽到後就會過來轉九曲。」圖為燈會開始前,孩子們圍著現場爬上爬下的玩耍。過年,孩子們永遠是最快樂的。

晚7點半左右,村裡的鑼鼓敲了起來,有村民陸續從家裡來到燈會現場。

鄰村做最小買賣的生意人也在燈會現場支起小攤,賣些烤腸、棉花疼之類的小吃食和氣球、熒光棒等小玩意,吸引著村裡的孩童們。

晚上8點左右,一位村民用托盤端來已經點亮的油燈,孩子們看到後,很麻利地從繩下鑽進燈陣,幫助往木樁上放油燈。據了解,東通樂村一直堅持使用香油做燈陣的油燈,舉辦一次燈會,大約需要用掉30斤左右的香油。

圖為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往木樁上放置油燈。

不一會,燈陣里所有的木樁都放上了油燈,遠看如一盞盞天上的星。「黃河陣內的365盞燈點亮後,預示著一年的365天,天天光明!」一位村民說。

油燈點亮,村裡一位老者打著紅燈籠率先進入燈陣,其後兩名壯漢抬著一面鼓邊走邊敲。在他們的帶領下,村民們紛紛進入燈陣開始「轉九曲」,為自己和家人祈福一年順暢。經了解,從入口進入燈陣,到最後順利走出,大約需要半個小時。

武安距離黃河很遠,為什麼黃河燈會會如此盛行?據村裡老人介紹,轉九曲以前主要盛行在黃河岸邊,這裡流傳應該是明朝時山西移民帶過來的,但沿襲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圖為村民們在燈陣里轉九曲。這份熱鬧和傳統在城裡能感受到嗎?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鄉土 的精彩文章:

6歲男孩說要和姐姐結婚 童稚言語的背後讓人心痛
黃河灘上一個臉盆大水坑 伸手一摸竟抓出60斤黃河大鯉魚

TAG:大河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