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把群眾當回事——1929年的一封「紅軍留款信」就做出了響亮回答

誰把群眾當回事——1929年的一封「紅軍留款信」就做出了響亮回答

老闆:你不在家,你的米我買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紅軍。

這封「留款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是1929年夏,正是蔣介石對閩西蘇區與紅四軍展開「會剿」之時。7月29日,紅四軍前委召開會議,制定了分兵兩路、粉碎敵人「會剿」的作戰計劃。朱德奉命率領紅軍二、三縱隊開赴漳平等地,從外線打擊敵人,並要爭取群眾,擴大紅軍影響。

8月20日,朱德率領紅軍攻下漳平城,進駐象湖鎮楊美村休整。當時楊美村只有幾十戶人家,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加之紅軍攻打漳平時,城裡一批土豪劣紳跑到這裡,散布謠言,誣衊紅軍殺人放火。老百姓紛紛逃跑。

為了購糧,跑遍全村,找到了身殘體弱的蘇觀泗。紅軍和氣地詢問哪有賣米的,老人嚇得只是搖頭不說話。這時,朱德微笑著走過來,耐心向老人解釋紅軍是專門打土豪劣紳的隊伍,宣傳紅軍買賣公平的紀律,並請老人幫助購糧。老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帶著紅軍來到蘇和家中。紅軍在為主人留下充足口糧後,從米缸中稱出了26斤大米,並請蘇觀泗老人轉交米款兩元大洋給不在家中的蘇和。紅軍臨走前,在蘇和放大米的房中寫下了「留款信」。

紅軍走後,鄉親們陸續回到村裡,蘇觀泗向蘇和講清了事情的經過,並將兩元大洋交給了他。蘇和注視著牆上的「留款信」,感慨萬分,他激動地說30多年來,他從未見過這樣好的軍隊。

8月28日,紅軍又路過楊美村,並住了一宿。這次楊美村的老百姓熱情歡迎紅軍。蘇和拿著兩塊大洋要還給紅軍,紅軍懇切地對他說,紅軍走到哪裡都要遵守群眾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要買賣公平,這大洋您一定要收下。

更難能可貴的是,蘇和為保護好紅軍的墨寶,不怕風險,為保密他與妻子商量把這間厝房改成睡房,在睡床上搭起了深藍色的麻布蚊帳,把「留款信」擋得嚴嚴實實,平時外出也把門鎖上。

直到1968年,福州軍區一支拉練的部隊來到楊美村時,蘇和的兒子講了當年父母見到紅軍的經過,並帶到房間觀看「留款信」的真跡。

一封「紅軍留款信」,是黨始終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人民軍隊紀律嚴明的真實歷史寫照。

熟悉紅軍歷史的人都知道,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為紅軍規定了「三條紀律,六項注意」。1929年初,毛澤東加了「大便找廁所,洗澡避女人」兩條,形成「八項注意」。「大便找廁所,洗澡避女人」,多麼具體明了的要求!黨的群眾路線、人民軍隊的群眾紀律,從來都是具體到行動中的實踐準則。

1929年9月,《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有三處提到「群眾路線」,一是籌款工作要「經過群眾路線」,二是沒收地主豪紳財產要「經過群眾路線」,三是解決紅軍給養問題要「漸次做到由群眾路線去找出路」。這是黨的文獻中首次出現「群眾路線」這個概念。

1929年12月,《古田會議決議》中明確指出,黨的工作要在討論和決議之後,「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毛澤東1933年在閩西草擬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更是集中闡述了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正是因為有了群眾路線,紅軍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時隔89年再讀「留款信」,我們更需不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和理念,牢牢記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午歷史茶 的精彩文章:

乾隆豢養的大貪官——和珅
炮擊金門蔣軍傷亡慘重,蔣介石卻連連稱好,蔣介石似同毛澤東有某種默契

TAG:下午歷史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