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歡樂猜燈謎

元宵歡樂猜燈謎

責編丨鄭博

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也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元宵節的習俗也是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區不盡相同。

GIF

燈謎,也稱文義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顧名思義,就是將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

開始的謎語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代的那些有趣的燈謎和故事,get一下古代先人的智慧吧!

宋代,遊樂場所「瓦舍」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當時不少的文學家都是制謎高手,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至此,燈謎才真正稱得上燈謎了。

燈謎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到了元明清時代,燈謎更是鼎盛發展,每逢元宵佳節之時,各城各鎮俱都張燈懸謎,盛況空前。清中葉以後,謎風更是大盛,還湧現出了許多專職謎師。

在我國民間,還流傳著很多名人元宵節猜燈謎的佳話。

最簡單的燈謎

相傳有一年元宵,乾隆皇帝讓每位大臣都糊一盞燈,上面寫好謎語、對聯或詩文送進宮來,讓大家一同欣賞,共度佳節。

乾隆皇帝對於猜謎對句頗有研究,滿朝文武大臣出的燈謎幾乎難不到他,直到走到了大學士紀曉嵐的彩燈前,只見上面掛著一副燈謎對聯,各猜一字。上寫: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一時間,滿朝文武和乾隆皇帝都被難住了,猜來猜去也不知所云。最後,紀曉嵐揭示謎底,這幅謎聯的上聯是「猜」、下聯為「謎」,合起來就是說「猜謎」。

王吉普:以謎對謎

一年元宵節,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好朋友王吉普來訪,席間,王安石說:「今天是元宵節,我出一謎助助興——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王吉普想了想,沒有說出謎底,卻對王安石說:「這樣吧,我也出一謎助助興!」說著,吟出一謎:「東海有條魚,無頭亦無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謎!」

以謎猜謎,好新鮮啊!王安石想了片刻,不禁微微地笑了。原來,倆人所出燈謎的謎底均是同一個字:「日」。

下面,進入猜謎環節,請各位網友小試身手,看看這些燈謎,您能猜出幾個?

1.小小身兒不大,千兩黃金無價,愛搽滿面胭脂,常在花前月下。(打一文房器物)

2.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腰間掛個葫蘆,曉得陰陽之氣。(打一字)

3.多一點又冷,少兩點又小,換了一畫便是木,挾直兩邊便是川。(打一字)

4.有面沒口,有腳沒手,也吃得飯,也吃得酒。(打一傢具)

5.少年白髮老來黑,有事禿頭閑戴巾,憑你先生管得緊,管得頭來管不得身。(打一文房器物)

6.四通八達(打一成語)

▼▼▼

燈謎答案: 1.印; 2.卜; 3.水; 4.桌子; 5.筆; 6.頭頭是道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行港澳 的精彩文章:

次元穿越《普通Disco》!
與中國神交的吳哥秘境

TAG:風行港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