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問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這可能是最加分的答案

被問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這可能是最加分的答案

來源/瞎說職場(ID:HRInsight)

作者/Sean Ye

本文原標題:《如何回答離職原因,才能讓HR滿意?》

好些小夥伴,後台留言希望我能寫一寫:

面試中如何講離職原因,才能滴水不漏,四平八穩,讓面試官滿意之餘,最好還能給由衷的產生贊同感……

打住。

有一個大前提,很多小夥伴在面試的時候總是忽略:

面試官和求職者的地位是等同的。面試官並不比求職者高一等。

我們在回答面試問題時,思考的不僅是「怎麼回答能讓面試官滿意」,也要想想「讓我離開上家的那檔子破事,下家也有這坑嗎」。

你明明是因為前一家公司996折騰到生病才離職的,面試時候不說,新東家老闆說「晚上10點就下班回家幹嘛?不加到凌晨都不合格」。

你這不是剛出虎口,又入狼窩嘛。

在之前的文章《你可能犯了面試的最大錯誤,你知道嗎?》里也提及過:

很多小夥伴在面試中放棄自己的想法觀點和個性,照抄面經,一味迎合僱主,因為他們認為面試中的任務就是要「正確回答」每一個問題,保證拿到offer。

面試的目的不該是為了offer,單純取悅面試官,並非面試中應該持有的態度。

提問離職原因,幾乎是面試必備題,想要回答好這個問題,你需要了解,面試官提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1

為什麼要問離職原因?

專業的面試官不會問毫無意義的問題。

面試就一個小時,需要把問題留給最重要的內容。

頂級獵頭公司海德思哲的CEO有一句名言。面試本質上只有三個問題:

Can you do the job? 這活你能幹嗎?

Will you love the job? 這活你愛幹嗎?

Can we tolerate working with you?我們能和你共事嗎?

提問離職原因,可以同時考察後兩個問題的回答。

Can you do the job?

這活你能幹嗎?

第一個問題,理論上說也能考察。

如果候選人是因為能力不足被辭退的話,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有了。

然而,我們得面對現實。

提問離職原因至今,我就沒見過回答「我能力不足所以不得不離開」的候選人。

Do you love the job?

這活你愛幹嗎?

更多時候,候選人會換一種更體面的說法:原公司我做的是XXX工作,我更喜歡XXX方面的工作內容。

或者是工作方式無法接受:原公司搞996工作制,不太適應這種工作方式。

或者是職業規劃不符合:我業績好期望晉陞,但原公司得不到機會。

根據你的回答,面試官就會思考:

我提供的崗位,候選人會喜歡嗎?

工作內容,候選人接受嗎?

我司的工作方式,候選人OK嗎?

我司能提供晉陞機會給候選人嗎?

如果面試官發現,在某一點上他們能夠吸引你加入,他可能就會特意提及,來爭取你加入。比如:我們公司不要求996,可能會有偶爾的臨時加班,但大多數時候是正常工作時間,不要求打卡。你放心。

如果他發現自己公司滿足不了你的需求,可能就會把你篩掉。

Can we tolorate working with you?

我們能和你共事嗎?

如果候選人在介紹離職理由時提到了人際關係,那麼面試官也會很關注。

領導作風比較強勢;

領導不願意授權,事無巨細親自過問;

和團隊成員不是同年齡層,缺乏共同語言;

……

無論你提到了什麼,面試官首先想到的不是與你一起同仇敵愾,diss你的前東家;而是在想:

我司有沒有類似問題?這個崗位面對的同事中,有沒有類似性格的?

面試官不希望招進來的人,因為與預期不符很快離開,所以會儘可能挖掘他在前一家公司的所有不滿,對照自己公司的情況,才能做出合理的招聘選擇。

這對求職者來說,也是好事,避免浪費雙方時間。

當然我們也需要把握分寸,如果你對公司/上司/同事的抱怨太多,也會讓面試官思考一個新的問題:

到底是這人不行,還是前東家不行。

2

回答的三大原則

馬雲說過:員工離職,要麼是錢,給少了;要麼是心,委屈了。

對於職場人來說,這背後真正的原因,我們應該和面試官坦誠分享嗎?

01

坦誠溝通,利多弊少

回答這一問題的首要原則是:

坦誠告知離職原因。

當然,對求職者來說,坦誠溝通,也不意味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言多必失。

《老友記》里有一段Phoebe面試的劇情。

Phoebe的回答(「他們認為我是妓女」)就太實誠了。

還好這也只存在於電視劇中。

如開篇所說,坦誠告知對雙方都有利,幫助雙方作出合理的判斷,避免雙方浪費時間和精力。

再次強調,面試的目的是

找到適合自己的企業,而不是強求拿到所有offer。

你如果不願意996加班,而對方公司正是996資深玩家,你為什麼要去呢?

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內獲得晉陞,而對方公司沒有這個機會,你就算拿到offer進入公司,沒多久發現不對頭你還是會走的。

如果你希望找一個願意授權你的領導,而新領導依然是事無巨細,完全不放手的風格,你何必跳槽呢?

02

個人角度出發,陳述事實

從個人角度去談,專註於陳述事實,聽起來會更客觀更中立。

對比一下:

我的薪水這幾年漲幅太低,我希望這次跳槽能夠拿到合理的薪酬;

老闆很小氣,制度也比較混亂,不願給員工漲薪,這幾年都沒正經漲過。

從公司角度出發,很容易帶入個人感情,甚至演變成對公司的控訴。

沒準面試官誘導兩句,你就可能開始diss老東家和老上司了。

可是你知道嗎?

大部分情況下,面試官的屁股是坐在公司那一邊的,人腦子有一根弦:

今天diss老東家,明天就會噴我。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避開陷阱,不談老東家,多談自己想要什麼發展機會,多談新東家提供的良好機會。

03

學會表揚老東家

有些時候,是無法避免不談老東家的。

非要提老東家的話,宜表揚感恩,忌談八卦和辦公室政治。

你在這家公司服務了幾年,它支付你工資,幫助你成長,如今大家發展方向不一致,即將各奔前程,道聲珍重上路,合情合理。

面試時,抨擊老東家不是明智之舉。

畢竟你還在這家公司,雙方是一條繩子上的,它爛,你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們要展現給新東家的形象,應該是一個懂得感恩,能換位思考的成熟職場人。

如果給錢太少,可以感謝培訓機會多;

如果老闆刻薄,可以懷念團隊氛圍好;

總之公司好的地方,也能體現我們個人的好——借表揚別人,做自我表揚。

舉個例子:

我的職業發展規劃是XXX,在現在公司沒有這個機會。所以我希望看看外面機會,我們團隊氛圍非常好,還是挺捨不得的。

這就幫助面試官找到了第三個問題的回答Can we tolerate working with you?:

我過往和同事們的合作很好,關係也很不錯。加入貴司團隊合作上不是問題。

3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離職可能是自己想走,可能是公司不重視,但更加可能的,是新東家的吸引力太強。這個問題換一種說法是:你為什麼希望加入我們公司?

那麼,如何去點(chui)評(peng)新東家,你會嗎?

參加面試的絕大多數職場人,是處於觀望狀態的。

公司還不錯,已經習慣公司的氛圍,但在某些細節方面有所不滿,比如,晉陞前景似乎並不明朗。

如果有好的崗位和機會(如薪資漲幅或清晰的晉陞路線),還是願意在市場上看看機會。

職場人需要把握好平衡,不要讓人感覺挖不動你,不想浪費時間;也不要讓人感覺你急著跑路,顯得太饑渴。

最好的方式是先表揚老東家,再進一步表揚新東家。

在寫作手法上,這叫做正面襯托。《天龍八部》里寫掃地僧就是這個套路。喬峰如何英雄,慕容復如何能打;哇,兩位爹更能打;我勒個去,這麼多能打的,都干不過掃地神僧。

結果這麼一正面襯托,掃地僧被很多人認為是金庸小說里的第一高手。

跑題了,拉回來。

反襯需要貶低老東家,這種行為太low,而且有負面作用。

而正面襯托,效果很好。畢竟所有人都是愛聽表揚的嘛。同時展現出你對這個崗位的興趣(回答Do you love the job問題)。

但表揚也是門藝術。

你去誇馬雲英俊,劉強東不近女色,多半是要被亂棍打出的。

怎麼能誇到點子上?

我在《如何完美準備面試》里提過,面試之前要做足功課,對面試的公司和崗位有充分的了解。

公司的優勢和特點是什麼?

崗位的設立對你的吸引力在哪裡?

這些誇獎(吹捧)雖然是好聽話,但也是你自己認真了解對方公司後分析得出真實看法,會進一步贏得對方的好感:

這是一個面試前認真做功課的候選人,看來他對我們公司提供的機會,看得很重。

4

總結

多一些真誠,多一些尊重,也多一些自尊

離職原因,是一個很重要的面試問題。

不僅對於面試官來說如此,對於求職的職場人來說,這個問題同樣重要。

誠懇陳述事實,不發泄情緒;

多從個人職業規划出發談問題;

學會欣賞老東家和新東家的優點。

這不僅會讓我們的面試更順利,也會讓我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加順利。

-END-

3月5日,

2018年拉勾·全民升職季拉開大幕,百萬OFFER

挑互聯網工作,拉勾,最懂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拉勾網 的精彩文章:

號外!拉勾榮獲經濟觀察報「2017年度卓越創新公司」!

TAG:拉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