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遠明 玩遍地球,用影像看世界的旅者

陳遠明 玩遍地球,用影像看世界的旅者

攝影的魅力在於分享與共鳴,每一幅精心拍攝的作品都應該被世人看到。

每一期的《攝影師說圖》欄目都會給大家帶來許多驚喜!用圖說自己作品的特別方式,讓攝影師有機會講出圖片背後的故事,圖片的內涵和外延。讓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不再明珠蒙塵,讓更多人看到以及更深的理解作品,讓優秀的作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價值體現!也讓更多的人從作品的角度,理解共鳴以及欣賞作者的藝術理念。

攝庫將持續從攝影師的畫廊里,精選出優秀作品,邀請其作者來講述自己的圖片。同時也歡迎攝庫畫廊的個人和機構主動投稿哦!

今天,小編帶你一起走進攝影師陳遠明的影像世界,他是玩遍地球,用影像看世界的旅者,暢銷書《對,都是手機拍的!》作者。十五年間週遊世界的旅遊達人,三十年間歷經傳統暗房到數字暗房、膠片到數碼專註的攝影者。

1

攝影師簡介

陳遠明,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人,在大眾還在分析手機攝影的畫質像素、研究手機攝影作品放大、重要題材面前依舊放下手機舉起相機的2012年,便已經開始開始用手機拍攝旅行專題,2014年相繼完成了南、北極,非洲等手機攝影自然專題,是國內手機攝影的先導者和實踐者。

2017年起,陳遠明總結了自己三十年專註攝影和十五年玩遍地球的歷程,潛心編輯《明眼看世界·玩遍地球》系列叢書,分享從手機攝影到頂級專業器材、從國內到國外、從南極到北極、從繁華都市到狂野非洲、從水下到航拍的旅行故事和攝影感悟。遊記式的攝影讀物,會讓你告別枯燥的教程,跟隨他環遊世界中掌握攝影技巧和情感表達。

2

作品誕生契機

圖/文 陳遠明

自2013年之前,我就在用手機拍攝自然專題,南北極,非洲都有,而那時候大眾還在分析手機攝影的畫質像素、研究手機攝影作品放大、重要題材面前依舊放下手機。現在情況不同了,人人都在手機攝影了,手機甚至將卡片相機擠出了市場。

這也是我出版《對,都是手機拍的!》這本書的原因,例如書中南極萌寵和自然環境會吸引你觀看,如果不加標註,你不會在意這組圖片是用什麼設備拍攝的,當你發現這些照片是用手機拍攝的時,肯定會問:是真的嗎?什麼牌子手機拍的?這麼重要的旅程為什麼會選擇用手機拍攝?

我的答案是:對,都是手機拍的!旅行中為什麼不用手機,書中《愛上手機攝影的N個理由》章節有詳細解釋。

3

作品故事

圖/文 陳遠明

2014年2月 拍攝於納米比亞奧普旺OPUWO

人物略帶憂鬱的神情打動了我。

貼近,是手機拍攝近景人像的先決條件。手機一般是廣角,靠近後受透視影響會變形,與人物保持視線齊平,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過度的變形。接下來就是與人物的溝通,近距離,必須是被攝人物同意的情況下抓取瞬間了。

2014年2月 拍攝於納米比亞奧普旺至鯨灣航線

線條,飛行途中這些風蝕的自然地貌線條肌理非常壯觀。

當時國外航線就沒有對飛行中手機使用的限制,飛行途中使用手機拍攝非常方便了,但是玻璃的反光往往會出現在畫面,手機貼近玻璃或者用深色布遮罩在窗戶前,都可以減少反光。

2014年2月 拍攝於納米比亞鯨灣

鵜鶘張開近似透明的食囊吞食魚,動物與人的這種無限接近的感覺非常棒。

手機拍攝動態是先天的弱項,但是鵜鶘吞食物非常迅速,用較快的快門速度保障清晰度。

2014年11月 拍攝於南極

前景行走的一群企鵝,中間是慵懶的一群海獅海豹,背景是雪山,典型的南極生態狀況圖片。在這樣的景緻面前,只需將元素框入取景器就可以了,手機相機沒有區別了。

2014年11月 拍攝於南極

用手機這樣拍攝有點冒險,靠近,眼睛裡的雪山都可以清晰可見。

2014年11月 拍攝於南極

寒風中似在吼叫的賊鷗

南極的寒風凌厲餓,風速非常快,用稍慢的快門速度,能夠將雪拉出線。

2014年11月 拍攝於南極

極地的雲也很魔幻

2014年2月 拍攝於納米比亞鯨灣

納米比亞鯨灣的三明治沙漠非常有名,這裡一邊是沙漠,一邊是海洋,置身在沙漠中感受不到沙與海的交融,在空中的視角,一覽無餘。

2014年2月 拍攝於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沒有長焦的手機很無奈,但是作為自然生態記錄性的場景拍攝,遇到好的天氣好的時機,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編說:

很多人說,喜歡旅行的人是愛自由的人,喜歡攝影的人是愛生活的人。陳遠明便是這樣一位細心記錄生活的攝影者,他將這些年的行攝生活分享給大家,是希望更多人學會發現身邊的美,更多人可以將自己的精彩生活記錄下來,成為人生路上美好的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庫SoKoo 的精彩文章:

帶著相機去旅行 帶你暢遊「上帝的眼淚」——馬可波羅認為最美的島嶼

TAG:攝庫SoK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