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提到盜版ACG內容,很多人內心感情微妙。大家都知道盜版內容損害了作者和版權方的經濟利益,是應該被深惡痛絕的存在,然而盜版內容也曾經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時至今日,隨著科技進步、生活水平提高、版權意識變化,盜版內容正在漸漸從市場中淡出。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生於黑暗的盜版ACG內容,不僅為內容作者提供了受眾基礎,也促進了華語圈ACG文化交流的形成。(本文部分香港和台灣地區的描述參考編譯IGN日本《從戒嚴令下的台灣到香港的電腦中心——中華娛樂周報 第五回:「盜版」的今昔與當地人的著作權意識》。)

盜版漫畫(50-90年代)

據現存的文獻記載,上世紀50年代台灣地區就開始出現盜版的日本漫畫。由於台灣曾經被日本佔領,當時的台灣社會對日本內容的接受能力較強,且不少民眾日語能力較好,所以在盜版漫畫出現的初期,翻譯版和日文原版都有較大的市場。

戒嚴時期的台灣在1953年頒布的《台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理辦法》,其中就包含禁止「足以影響民心士氣或危害台灣社會治安的言論」,但是因為該條款對於漫畫審查非常曖昧,出版社可以通過賄賂審查官,取得盜版漫畫出版許可,這也成了當時人人皆知的秘密。當時台灣並不存在版權意識,各個出版社對日本漫畫進行簡單的複製和翻譯之後,就可以在市場上發售。現在很多知名出版社(比如東立出版社)當年都進行過盜版漫畫的相關業務。

1987年戒嚴令解除之後,盜版漫畫發展出了更加多樣的形式。除了傳統的單行本,還出現了收錄多個單行本內容的《少年快報》等綜合漫畫雜誌。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1992年6月,台灣開始實施《新著作權法》,以代替早已失去實際意義的1928年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該法規要求各個出版社停止發行盜版新漫畫,已經發行的盜版新漫畫必須從1994年6月12 日起停止銷售。當時台灣民眾將6月12日稱為「六一二大限」,人們對於禁止盜版製品惶恐不安。

另一方面,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於70年代開始出現盜版日本漫畫,其中普遍把兒童向雜誌《兒童樂園》1973年開始連載《哆啦A夢》視作開端。由於最初出現的盜版漫畫正面印象強烈,大部分人並沒有把盜版漫畫當做不好的東西。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中,香港民眾對「盜版」與「正版」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製作銷售這些盜版漫畫的公司和個人也沒有絲毫罪惡感。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90年代初期,大量盜版漫畫湧入香港,漫畫讀者數量迅速增加。《機動戰士敢達》、《聖鬥士星矢》、《龍珠》、《亂碼1/2》、《城市獵人》等優秀作品都在香港收穫大量的人氣。由於這一時期香港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在80年代後期甚至出現了非消費性的收藏用漫畫,便宜的盜版漫畫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

漫畫讀者的增長還帶動了漫畫租賃的店鋪數量的增加,有一部分看到了商機的大型出版社開始和日本方面進行交涉,以獲得了正式的翻譯、銷售權。例如當時圍繞《灌籃高手》的版權爭奪戰就非常激烈。

中國大陸的盜版漫畫最早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才開始接觸日本文化,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國外文化內容才開始進入中國。1980年,中央電視台從蟲製作引進了黑白版的《鐵壁阿童木》,播出後引起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由於《鐵壁阿童木》的人氣太高,播出不久國內就出現了大量的「盜版」漫畫。之所以給「盜版」加上引號,因為當時的中國還完全沒有版權的概念,這些「盜版」的漫畫大部分是由正規出版社在得到政府許可後發行的合法刊物。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當年,這些「盜版」的漫畫書經過一系列的渠道,傳到了《鐵壁阿童木》的原作者,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手上。當手塚治虫本人看到中國出版社製作的「盜版」《鐵壁阿童木》時非常生氣,但他生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種做法侵犯了著作權,而是因為「盜版」漫畫的畫功不好。「這個漫畫畫得一點都不有趣!必須用更好的畫面讓中國人也感受到快樂!」於是他親自動手為自己漫畫的盜版作品修改原畫,將修改後的原畫郵寄給中國的出版社。在這期間,手塚治虫向中國方面提出費用請求。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手塚治虫:我來修改原稿

手塚治虫從藝術家的角度看待盜版漫畫,表現出足夠的風範。為自己漫畫的盜版作品修改原畫,給中國的觀眾讀者們帶來了快樂。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開創的這個先例為中國盜版漫畫的興起提供了錯誤的道德基礎。同時,作為日本的「漫畫之神」,這種輕視經濟利益與版權的思維對日本的戰後動漫產業形成了巨大的影響。手塚治虫的這種做法被認為是引起今日的日本動漫行業普遍薪資過低的原因之一,受到了宮崎駿等日本動畫人士的批評。

遊戲卡帶與CD(80-2000年代)

90年代,通過某些公司的「努力」,中國人民接觸到電子遊戲這樣新的事物。對80後們而言,《魂斗羅》、《超級馬里奧》、《坦克大戰》等遊戲是他們童年中的美好回憶。在90年代,遊戲機、遊戲卡帶是備受小朋友們期待的生日禮物,然而那些收穫夢寐以求禮物的小朋友,當時並不知道這些絕大部分都是盜版的製品。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由於當時的經濟水平不高、遊戲軟體流通條件不完善(後期甚至被禁),國內市場上基本買不到正版的遊戲機和遊戲卡帶。反之,盜版的遊戲卡帶隨處可見,可以直接在百貨商場中購買。在百貨商店的遊戲機、遊戲卡帶櫃檯前,經常會有放學後的學生們在那裡聚集,眼中充滿著好奇與渴望。

香港與台灣接觸到電子遊戲的時間比中國大陸要早10年左右,1983年任天堂的famicon發售之後,很快就出現了大量的盜版遊戲卡帶。

由於當時與日本經濟水平差距較大,正版的遊戲軟體對於香港與台灣的玩家們來說價格高得無法接受,基本沒有店鋪出售正版卡帶。這一時期市面上的盜版遊戲卡帶大多是「多合一」的形式,一盤卡待中儲存的遊戲從數十到數百不等。這種「多合一」的形式在之後也流入中國大陸,可以說當時中國很少有人玩過一盤卡帶只有一個遊戲的正版遊戲。PC遊戲方面,複製遊戲軟盤出售的店鋪比比皆是,「遊戲就是盜版」得到了大眾的普遍認可。

隨著遊戲機硬體設備的進步,盜版遊戲軟體也不再僅限於卡帶,更多的盜版形式開始出現。90年代後期,CD的普及使盜版行業進入了新時代。當然,CD帶來的盜版市場變革不僅限於遊戲軟體,電影、動畫、電視劇、音樂等都出現CD形式的盜版製品。CD的價格便宜,製作方面,容易保存,盜版製品製作起來也更加方便。在這一時期,無論是接觸盜版較早的香港與台灣,還是起步較晚迅速趕上的中國大陸,本來只出現於漫畫、遊戲行業的盜版製品開始大範圍的進入家庭生活,盜版迎來了全盛的時期。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神奇的是,在香港和台灣,玩家們還可以通過特殊渠道買到那些沒有在當地正式發售的、只有盜版渠道才能買得到的遊戲,比如18禁遊戲。DOS時代,有少數台灣的發行商進行了一些嘗試,他們通過正式渠道引了進日本的18禁遊戲,還為遊戲製作了中文版本。但由於受到社會輿論壓力,這些中文正版商品最終全軍覆沒。為了玩到Windows系統上的美少女遊戲,玩家們必須去只有經過介紹才能進入的特定店鋪購買光碟,店家會當場對指定的CD-ROM一張一張地拷貝。盜版遊戲雖然給人以低價的印象,但是一些必須要通過特別渠道才能購買到的「複製品」由於數量稀少,甚至具有與正版遊戲同等的價值。

生產盜版遊戲的店鋪甚至有各自獲得警察內部消息的渠道,臨檢提前關店。另一方面,「複製品」專賣店僅向可以信賴的客人發放「會員卡」,對顧客的身份進行限制。他們在商店中只放置極少的從日本買來的軟體,這樣就算警察進店檢查也方便解釋。

香港某遊戲店的會員卡

當然,這些在盜版市場上可以買到的18禁作品既沒有得到作者的同意,也沒有得到政府的同意。當時在香港較為繁華的商業街上,經常有「神秘」男性會走上來給路人介紹盜版遊戲,他們會用小到第三人聽不見的聲音快速的說「有無碼」等行話。在充斥著盜版的內容的那個年代,就算在同一個地區,不同場所的盜版內容也有很多種類。而且盜版市場和地方黑社會有著複雜的關係,想要探究盜版內容是非常危險的事。

2000年後,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香港、台灣地區都採取了強硬的措施整頓盜版內容,盜版轉盛為衰。

BT下載(2000年前中期)

網路普及,網速爆髮式的增長,導致使用p2p技術的BT下載成為了盜版內容流通的主要形式,也成為了網路時代初期年輕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漫畫掃描,動畫,電視節目,電視劇,衛星信號節目都開始在網路上流通。這個時代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地區出現的盜版情況基本相同。

中國大陸由於具有嚴格的內容引進審查制度,很多國外內容難以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暫且不說那些無法通過審查的遊戲,當時大部分國外遊戲廠商並不重視中國市場,盜版破解遊戲在網上鋪天蓋地、屢見不鮮。

在動畫方面,2006年廣電總局的《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開始正式實施,國外動畫開始離開熒屏。動畫粉絲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內容,也轉向了BT下載。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在香港和台灣,盜版店鋪的消失也並不意味著盜版內容的消失。違法的內容複製開始由店鋪轉向自家,從物理轉向數字。

雖然在網上流通的盜版內容依然是侵犯著作權的,但是盈利性明顯出現了下降。這段時間中,盜版內容銷售在中國大陸還持續了一段時間,香港和台灣地區的遊戲玩家由於在本地較難買到盜版遊戲,也開始關注中國大陸的盜版遊戲市場。淘寶,就是在這段時間中被香港和台灣的遊戲玩家們所熟知,不過淘寶也因為銷售違法軟體被列入了「惡名市場名單」(List of Notorious Markets)。通過對商店中的盜版內容進行了一系列整頓,2014年2月從該名單中除名。

盜版BT下載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華語圈ACG文化交流,除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地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眾多的國家也出現了基於中文的ACG交流團體。

字幕組、漢化組也是在這個時代出現。作為由熱愛動畫遊戲的業餘人士組成的團隊,他們會對動畫(主要是日本動畫)、遊戲等內容進行翻譯,添加字幕。絕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內容都是免費在網上發布。這些業餘的內容翻譯、發布團體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成就感,工作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刻意規避經濟利益。「正版為了利益,字幕組為了愛」。字幕組、漢化組的無私奉獻甚至感動了很多粉絲,並受到了尊敬。

走入正軌(2000年代後期至今)

200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與內容交流渠道的拓寬,無論是在中國大陸還是香港、台灣地區,盜版內容都在漸漸減少。雖然BT下載依然存在,但是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版權意識已經提高,正版內容開始成為人們的優先選擇。

盜版內容的歷史是人們對於內容的渴望從「無法實現」向「唾手可得」變化的見證。現在,玩家們可以輕鬆地在Steam等遊戲平台上以可以接受的價格玩到喜歡的國外遊戲,在bilibili等視頻網站上的看到正版的日本動畫,付費購買數量也成為衡量這些平台實力的標準之一。

躬身黑暗侍奉光明 毀譽參半的盜版ACG內容

盜版內容的「黑歷史」正在漸漸成為過去,而在盜版時代中誕生、發展壯大的中華圈ACG文化交流被延續了下來。從盜版內容出現至今,內容載體、傳播渠道、大眾認知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粉絲們對自己喜歡內容的「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ZINC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品類突破:兩極格局下中小遊戲廠商的破局之法

TAG:VRZ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