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千古流傳的名篇是怎樣寫出來的?

那些千古流傳的名篇是怎樣寫出來的?

中國文人的終極夢想

《經典詠流傳》的熱播,戳中了我們的心結:我什麼時候才能寫出那樣千古流傳的佳句?千百年來,這個心結一直是天下讀書人的魂牽夢繞。

公元761年,為避安史之禍,50歲的杜甫困居成都草堂,一日見錦江「水如海勢」,觸景生情。但杜甫想到的不是自己絕望的政治前途和困頓的生活,而是擔心自己孤僻的性格和餘生的時長是否還允許自己寫出傳世佳句。於是他寫下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此時難得溫飽的他最仰慕的也不是錦衣玉食的權貴,而是那些已經留名的大文人(陶淵明、謝靈運):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比杜甫早一點的唐代詩人宋之問有個外甥叫劉希夷。一日劉希夷帶著自己新寫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請舅舅鑒賞,為了佔有這兩句詩,宋之問竟然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背上"因詩殺人"的千古罵名。

可見,在一千多年前,佳句傳世就是文人的最終追求目標,其重要程度超越生死、甚至超越名節。為此可以奉獻一切,甚至踐踏一切!

一千年後的現在,這依然是文人心裡「何其重要、又談何容易」的大事。

年輕時的周國平曾以為「留名僅需一首小詩就可」。但是到現在,這位年逾七十的哲學家依然沒有把那首小詩寫出來。

朴樹談到李叔同的《送別》時感慨,「如果那樣的句子是我寫的,現在去死都可以。」

知其然——那些佳作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一個作品能流傳開,是因為它對很多人有價值;一篇文章能在千百年後還在被人閱讀傳誦,是因為它在千百年後依然是那個場景里最精妙的表達。比如:

在黃河邊看日落,直接反應還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辭別家鄉時,第一句還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知天命之年仍在奮鬥,書房多會掛一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落葉歸根時,想到的還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我們找不出更貼切的表達方式,所以它們一直在那裡。用一句比較拗口的話說:可傳世的佳句,是某個場景下的唯一客觀存在。就像科學定理一樣,人們只能發現、不能發明。

陸遊用四句話精妙的描述了這種現象: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而這個唯一的客觀存在一旦被前人發現了,你就再怎麼也沒有用了。所以陸遊絕望的補充到:

後夔(kuí)不復作,千載誰與期?」。(雖然後夔不寫歌了,後人又有誰能跟他比?)

知其所以然——是誰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寫出了那些千古佳作?

到這裡,「妙手偶得之」說完了,「所以然」的問題分解成兩個小問題:

1、既然非秒手不可得,妙手是什麼樣的存在?

2、既然偶然不必然,有沒有需要避開的「必不然」?

通過研究數十位妙手的履歷,筆者發現三個規律:

1、年少成名者,家學多深厚。

2、長期堅持高強度的閱讀和寫作。

3、業餘選手居多。

一、少年妙手,多出自書香世家

論及年少成名的天團,當屬唐初四傑,而王楊盧駱,皆系出名門。

王勃是河東王通的孫子。祖上八代皆有著作留名。王勃九歲讀顏師古注《漢書》,撰《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錯誤之處。

楊炯的曾祖父為隋宗正卿、其祖父輩、父輩皆為唐朝高官。楊炯十一歲「待制弘文館」。

七歲寫下名篇《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駱賓王,他的爸爸曾任青州博昌縣令。

盧照鄰出身幽州望族,曾師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不到二十歲為鄧王府典簽,被鄧王稱為「吾之相如」。

在一萬小時定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個超級F4也是在家庭的幫助下,較早的完成了一萬小時而已。所謂的天分,說成家學更可靠。

二、成才是長期奮鬥的結果

我們這裡把千百年後仍能廣泛流傳的文章成為「傳世文」,把僅僅被保存了下來,但不能廣泛流傳的文章稱之為「存世文」。我們發現任何一個「傳世文」的作者,都寫了大量的「存世文」。

比如孔子,我們熟知《論語》,但《六經》的內容幾乎不為世人知;比如王陽明,我們熟知「知行合一」、「四句教」,但《王文成公全集》的絕大部分內容都鮮有人問津;比如徐志摩,除了世人皆知的《再別康橋》,還有15部著作存世,只有專業讀者才去研究。

有幾百篇的「存世文」做分母,才有可能產生一篇「傳世文」。「傳世文」就像是穩定出產精品的匠人,偶然做出來的絕品。而每一篇「存世文」背後又有數百篇我們看不到的「普通文」、「練習文」做分母。

筆者估計每篇傳世文章背後的基礎工作量大概是三萬個小時。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妙手」的生活狀態多是「未嘗一日離書、未嘗一日停筆」。那些動輒一禮拜不拿書,一個月不動筆的童鞋,註定與此無緣。

三、深度寫作的業餘選手

相當長的歷史裡,文章和書法都只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表達工具,並沒有作家、書法家這樣的職業。我們要關注的是,在職業作家和職業書法家出現幾百年後的今天,在絕大部分的場景下,職業作家的表達並未超越之前的業餘選手的境界,書法亦是如此。為什麼呢?

文以載道,一流的文章承載的是一流的見識,能千古流傳的佳作里必定有能戰勝歷史的認知。而過人的見識一定來於自過人的閱歷。

《孫子兵法》誕生在公元前512年的春秋時期,孫子對戰勝本質的理解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所以當時並未引起主流社會的重視。到了幾百年後的戰國時期,才出現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波「孫子熱」。

隨著戰爭實踐的增加,人們對戰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趨於本質,也就越來越認識到《孫子兵法》的價值。唐太宗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到宋神宗期間《孫子兵法》終被官方奉為「武經」。此時距孫子故去已經超過1500年了。

好的作品是真理導向的,而非市場導向的。所以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

公元819年,唐憲宗迎佛骨,在宮內供養三日。引發全社會對佛教的狂熱,王公廢業百姓破產以求禮佛。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冒死上《諫迎佛骨表》,後被貶為潮州刺史。現在看這篇表文,拋開激烈之辭,韓愈對佛教與皇權的關係的認識可謂刻骨。此文對後世制定宗教政策有巨大的參考價值,所以其傳世為必然。

世界上有兩種反對。

一種是簡單的將對方置於鄙視鏈條的下游,無問西東,我們稱之為偏見。這種反對是無效無益的,每一個偏見背後,都是巨大的認識陰影區。我們要警惕朋友圈裡的各種教唆偏見的蠱惑文。

另一種是建立在深刻研究反對對象的基礎上,基於歷史大勢的反對。這種反對是有效有益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的認識自己、認識規律。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遭國民黨特務暗殺。四天後,聞一多出席在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會,主辦方出於安全考慮,本沒有安排聞一多上台發言。但聞一多拍案而起,激昂陳詞。當天晚上,聞一多在回家的路上被暗殺。這篇聞一多的生前絕唱被整理成《最後一次演講》,後被收錄到中學教材里。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先生對李公朴等革命義士的深厚感情、對反動派的憤怒,還有他對歷史大勢的深刻認識:

「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說:「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先生的高潔品德躍然紙上,令讀者心生敬佩!

品德與見識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是高度統一的,齷齪小人多鼠目寸光,高潔名士才能看穿歷史長河。

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公式:

傳世佳作=超一流的見識+超一流的表達

但這還是不夠的。因為前面還有一個萬劫不復的坑,一旦入坑,再高的才華都是枉然,這個坑叫做功利心。我們必須避開這個「必不然」。

狀元的悲劇:殿試無佳作,終生無成就。

中國一千兩百多年的科舉史上,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他們的分母是十多萬名進士、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數以億計的沒有博得功名的普通讀書人。我們卻找不出一篇千古流傳的狀元文。

並非是參加殿試的童鞋們水平不行,只是在天子面前,巨大榮華富貴的誘惑下,功利心難以抑制,自然遠離了那個「偶然」。

狀元的悲劇不僅如此,在取得狀元的頭銜後,想偷懶的人就有了「簡單就能變現的工具」,不必再做任何努力;想奮鬥的人,則背上了巨大光環附帶的巨大壓力。多數苟且此生、籍籍無名。清華的一個老師說:「很多人在考入清華的那一刻,就告別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好的文章是毫無功利心的,是對真理、對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式的表述。容不得半點虛偽之情,容不得半點做作之態。

公元207年,55歲的曹操北征烏桓獲勝,徹底消滅了袁紹殘留勢力。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即興作《觀滄海》。此後一千多年,觀海類的作品,再無出其右者。詩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成為表達胸懷的經典名句。

每個人看見大海,都會覺得自己心胸寬闊了一些。但是戎馬一生、為天下一統奠定基礎、帳下英才輩出的曹操對於胸懷的理解自然勝出常人數十籌。掃清袁紹勢力後的曹操,再也不需要取悅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加上他建安文學之首的表達功底,自然可以一邊愉快的「歌以詠志」,一邊把自己的文章貼上千古流傳的標籤。

公元 1509 年,一個小吏攜一子一仆,從京城出發,赴貴州上任。路途勞苦且多瘴癘之害,途經龍場三人終皆病死!此景為流放此地的王陽明親眼所睹。王陽明在安葬三人後,作《瘞旅文 》(瘞讀yì,埋葬的意思):

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遊子懷鄉兮莫知西東。莫知西東兮維天則同,異域殊方兮環海之中。達觀隨寓兮,奚必予宮?魂兮魂兮無悲以恫!」

王陽明出身名門,成年後跟中過狀元的父親在京城生活。出仕後被劉瑾迫害追殺,歷經多劫僥倖到達幾乎不具備生存條件的龍場。寫《瘞旅文 》時,他已經在龍場呆了三年,在此前一年,守仁剛剛完成其思想境界的升華—龍場悟道。

只有深切的體驗了京城生活和龍場生活,擁有強大的樂觀和意志力,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也不放棄修行的王陽明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這些句子說的不僅是剛故去的小吏,更是王陽明自己。所以全篇能情深意切,毫無修飾之感。

兒童時期,沒有功利心,家學底子好,就容易在一些簡單的題材上寫出佳作。(過早的用功利的東西誘導兒童,是泯滅其天才的捷徑)。年長後,管不好自己的功利心,再有文采也沒有用了。所以孟子說: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們現在可以把剛才的公式再完善下:

傳世佳作=超一流的見識+超一流的表達+純粹的心靈

知其何以然——求索之路。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因為我自己尚在路上,所以下面的部分只是推理,不是定論。我這套方法的核心就兩句話:放棄幻想,準備長期鬥爭。

我把這個目標的實現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隨便寫什麼,一萬個小時。如果讀大學之前認真學習了語文,或者讀了文科專業,這一萬小時基本就算已經有了。這個階段主要目標是建立寫作和閱讀的習慣。

第二階段。以「一年以後自己還能看」為原則寫作,堅持一萬個小時後,達到穩定寫出一年後仍有價值的文章的水準。

蓋一個房子,計劃住一年和計劃住一百年,用工、用料的標準是完全不同的。一旦樹立了「寫有長期價值的文章的理想」,就要:

1、放棄短期題材,拒絕寫流水賬式的文章。習慣了碎片化表達,文章就容易變得瑣碎。

2、管理自己的閱讀範圍,你的閱讀就是你寫作時用的材料,流傳百年以上的文章,是最安全的閱讀材料。碎片化閱讀無益於構建自己的體系化思想。

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建立深度閱讀、深度寫作的習慣。我2015年把「一年後看還有價值」確立為我寫作的標準,現處於這個階段的末期。

第三階段。以「十年以後自己還能看」為原則寫作,一萬個小時後,達到穩定寫出十年後仍有價值的文章的水準。在這個階段,要做到:

1、在某一個領域做到頂尖水平。成就不高,見識就不深,文章就不行。

2、修鍊成一流的道德品行。至誠之心,方可窺得天機。

深度寫作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帶來高效的、正向的幫助。很多大牛人都是好文案。

第四階段:長期堅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梁啟超在寫給兒女的家書里說: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這便是梁啟超的成就之路,也是對家學的最好注釋。

泰戈爾說:「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迹 ,但我已飛過」。

真切的生活、賦生命以奮鬥、在任何環境下都努力的做更好的自己。然後順便展開紙筆,不負芳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習志 的精彩文章:

好好跟爸媽說話——新春修身第一課

TAG:傳習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