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靜待花開之時莫忘默默耕耘

靜待花開之時莫忘默默耕耘

開學了,一位媽媽很鬱悶的找到了我說:「老師,如今升上了高年級,可我孩子作文不會寫,怎麼辦?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不想學了,做事情拖拖拉拉,有時連作業也完成不了。我也請了家庭教師教他可是好像沒有太大改變。如今是叛逆期,他整天就宅在家裡玩電腦,真不知如何是好!」

這位媽媽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孩問題。

在這個忙碌的時代,許多人為了生計奔波,工作特別的忙碌,幾乎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孩子,又由於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個個被視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

許多家長都崇尚西方的民主教育,認為西方的教育寬鬆自由,尊重孩子的權利和個性發展,一直認為童年只有一次,擁有一個童真的快樂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的確,這些教育理念聽起來非常不錯,可是更多的家長們忽視了一點:即使是國外的教育,兒童階段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

這個階段可以不注重分數,可以不注重「學什麼」,但關鍵是要讓孩子領悟到「怎麼學」,只有從根源上做到」會學「,才能夠做到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

然而這「會學」這好習慣的的培養卻與家長的教育息息相關。

就拿寫作文來說,許多孩子到了寫作文的階段,完全不懂得該如何下手。

於是家長便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作文補習班,在老師的指導下勉強拼湊出文章來,可是一回家,即使咬爛筆頭無數,也憋不出幾個字。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知所措,認為孩子笨,認為孩子沒有寫作細胞,開始埋怨孩子不愛看書,不愛學習。

可是家長們,你們想過沒有:你們愛閱讀嗎?你會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有趣的書嗎?你會和孩子圍繞著書里有趣情節生動的人物展開討論嗎?你會和孩子講故事嗎?你會經常陪孩子上書店介紹優秀經典的書籍給孩子嗎?你會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和孩子一起體驗生活嗎?會將身邊的種種人和事聯繫書籍和孩子傾心交談嗎?

可是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太忙了!我們也花了好多錢買書給孩子,可是他就是不看,真不知如何是好。殊不知家長們因為自己的而忙碌而忽略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

從教這麼多年來,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對世界的認識。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更多的家長以自己工作忙沒時間,就對孩子只買書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看,往往這樣的孩子不愛看書,即使愛看書也只是走馬觀花的追求故事情節,並不能感受到經典書籍的魅力。

要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僅僅表現在物質上的關愛,或者是為他找一個好學校,為他買車買房,安排人生,甚至為他出國,都做好準備,最重要的還是點滴的陪伴,讓他在潛移默化中成長。

我身邊有位好媽媽。她的孩子剛上小學時,一次孩子回家對媽媽說要學鋼琴,他看見電視里的姐姐彈得很好聽,媽媽欣然同意,可是這位媽媽並沒有馬上帶孩子去報名,而是和孩子進行了一次深刻地交談。

她和孩子有個約定:要麼不學,要麼堅持!孩子同意了,然而興趣總是暫時的,枯燥的練琴佔用了大量的時間。

孩子有了厭學情緒,作為母親她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學習確實要有興趣,然而孩子的興趣具有移動性和短暫性的特點,很少有孩子能全身心的持久的喜歡一樣東西。

當孩子面臨困境,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們會退縮,他們會沮喪,他們會畏難,他們渴望能轉身逃避。

這時,家長的態度就至關重要。其實,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也是家長的心理經受考驗的時候,家長要面對孩子的眼淚、哭泣、磨蹭、抗議,還有自己心理的折磨。

如果家長能堅持下來,孩子就會堅持。於是這位媽媽和孩子一起上鋼琴課,甚至拿一個筆記本每次記下老師對孩子的指導意見,回到家認真貫徹落實老師的教學目標。

孩子彈琴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堅持,隨時給予指導,肯定孩子每一個進步和糾正孩子每一個失誤,及時給予孩子讚美和肯定鞏固他的信心。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雷打不動,而且在練琴之前她會問孩子是否要喝水,是否要上廁所,在一切OK之後,練琴前半個小時便不再允許孩子喝水或上廁所甚至離開座位。

切實保證了一個小時的練琴質量。幾年下來,當孩子真正開始入門,真正從鋼琴的音符里找到快樂的時候她才放手。

她用自己堅持不懈的陪伴,用自己的默默耕耘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告訴孩子什麼是誠信,什麼是堅持,什麼是耕耘,什麼是收穫。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寫得一手好字的時候,請別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堅持帶孩子一筆一划的練字,幫助孩子學會去分析結構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體格很好,運動能力強時,請別忽略了,人家一有空就帶孩子去運動,周末的時候一家騎著自行車去郊外漫步,欣賞大自然美景…….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數學成績很好,邏輯思維很棒時,請別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孩子玩數學遊戲、搭積木,練數獨,甚至帶著孩子上菜市場買菜算賬學習雞兔同籠的數學問題,散步時也可以和孩子講植樹問題……

沒有一夜就成熟的稻穀,也沒有一蹴而成的教育,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默默耕耘的父母。

好習慣的培養漫長的乃至痛苦的過程,既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也是一個個細節處理的累積,而這裡面對家長最大的考驗,不是教育理論的多寡,也無關家長文化素質的高低,而是家長們辛勤地耕耘智慧地愛!

在繪本《安的種子》你有一段話被廣泛傳閱: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地等待。

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參天大樹!多麼美好的一段話。

的確,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也許是春天裡絢爛的迎春花,也許是冬天動人的臘梅,也許是一直不開花,開花艷四方的鐵樹……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了「靜待花開」,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在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生命蛻變的每一個階段,需要父母從他們身體的發展、心靈的發展、精神的發展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GIF

等孩子有了足夠的視野、足夠大的力量的時候,他要選擇什麼樣的路,選擇走多遠,就是他的事情了。

而那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轉過身,目送他走向遠方,默默祝福和想念。

掃描上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