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炸死張作霖後,日本當局怎麼做的?可能還有局中局!

炸死張作霖後,日本當局怎麼做的?可能還有局中局!

1926年國民革命軍拉開了北伐的序幕,一路勢如破竹,北洋系的軍閥,坐擁大半江山擁兵近百萬,僅僅抵擋了兩年時間,就只剩張作霖在北京獨木難支,所以他準備回老家東北。

誰知專列路過皇姑屯,轟隆一聲,震驚中外。

這位綠林出身的東北王,奄奄一息,當日身死。

東北軍此時群龍無首,但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對外宣稱張作霖只是受傷,秘不發喪。

日本捉摸不透,只好按兵不動,竊以為東北軍將山頭林立,在緩一緩,就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期。

但小六子張學良火速坐上大帥位,直接宣布東北易幟,自此,中國形式上再一次統一。

那麼就得秋後算賬了。

畢竟張作霖1927年入主北京城時,戴上了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帽子。

儘管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少帥似乎沒有出兵的打算。

也就是說,少帥以『大局為重』,兩國之間,還沒到真正撕開臉皮的時候。

既然這樣,雙方撕扯的對象,就是皇姑屯事件的主謀——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的高級參謀河本大作。

也許有人猜測,河本大作只是替罪羊。

不好意思!

沒人承認。

史料只會這樣記載: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河本大作擅自行動,炸死張作霖。就跟後來的七七事變,日本借口士兵失蹤一樣。

然而,河本大作屁事沒有,僅僅把他調到了後備役。

完事了?

日本的做法確實這麼簡單粗暴,至於原因,就值得商榷了。

當時的日本軍部,以陸軍大臣白川義則為首,拚命掩蓋事情的真相,堅持庇護河本大作,對嚴懲肇事者的壓力不屑一顧。

甚至,白川義則還用辭呈要挾首相田中義一。

直到最終的判決下來,看到僅僅是行政處分,白川義則才慢吞吞的交出河本大作。

而日本昭和天皇,卻用此事大做文章,罷免首相田中義一,田中義一的黯然離場,標誌著田中內閣倒台,而新內閣的軍事議定官,就是白川義則。

這其中緣由,稍微細究一下,就能看出貓膩。

兜兜轉轉,皇姑屯事件,就這麼被平息了。

『主犯』退居二線;

日本首相遭到罷免,日本天皇開啟新內閣;

東北換了個主人,又過了兩年,東北又換了主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兩千七百年前,丈母娘貢獻一個成語!
皇帝懊惱無子,太監跪地:已將太子養大!太子後來倍受女人追捧

TAG:剎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