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分享:讀《大學全集》有感

閱讀分享:讀《大學全集》有感

格物致知不可放,誠意正心須常有

文/寒葉 圖/網路

《大學(全集)》一書,作者唐品,由天地出版社於2017年4月出版,是對《大學》的全集性多層面的研究闡析之作。全書所選《大學》正文,以《四書集注》中的《大學章句》為底本,文字、章節一一依從《章句》,還分別冠以簡明扼要的標題。「譯文」與「正文」和「注釋」相對應,主要採取直譯的方式,有的地方為了突出概念、命題及其內在聯繫,則採取了必要的意譯。書中還特別輯選了「歷代論引」,並存諸說,既展示了歷代學者的心得體會和成果,更便於有興趣的讀者研究之用。在「智慧運用」中,全書聚焦了《大學》原書的文句,從「典句札記」「史例解讀」兩個層面進行透析,引經據典結合典型案例,以現代人的視角審視原典,以生動的史例演繹原典要義,以切近生活的現代故事闡發傳統文化,便於引起讀者思想上的共鳴,找到原典精神與現實社會的契合點,從而收穫智慧,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

研習《大學(全集)》一書,反觀我們的教育教學,收穫甚豐,略有小感,取名《格物致知不可放,誠意正心須常有》以記之。

一、提到《大學》,其中經典語段,常常誘人誦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二、搜索《大學》,如若追本溯源,可知其由來與價值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是我國儒家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傳它是由孔子的門生曾參作於春秋末年至戰國時期。

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和武藝,到十五歲時入大學,學習人生哲理與政治理論。因此,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曾對此評論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自漢代起,《大學》就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小經」。在唐代,韓愈、李皅(pā)等學者將《大學》置於與《孟子》《易經》同等重要的地位。到南宋,朱熹對《大學》推崇備至,其編寫的《四書章句集注》將其連同《中庸》一起從《禮記》中抽出,使之與《論語》《孟子》並列合稱為我們今日所熟知的《四書》。直至近代,民國國父孫中山亦曾如此讚賞《大學》:「中國政治哲學,謂其為最有系統之學,無論國外任何政治哲學家都未見到,都未說出,為中國獨有之寶貝」。《大學》對於中國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三、研習《大學》,稍加比較分析,其核心思想明確瞭然

《大學》依據孔子的「仁政」思想,闡明了新興地主階級如何「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大學》之精華,集中體現在第一大段的總論部分,具體可以概括為「三綱八目」。其中,「三綱」指的是「明明德」、「親民」以及「止於至善」。《大學》認為,「大學之道」是教育的總規律、總目的、總目標、終極綱領。人生來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只有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方能重新發揚明德,革新民心,達到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境界。而其具體方法是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大學》要求人人都能誠意、正心,個個皆可修身、齊家,因此,《大學》不僅是「大人」之學,更是我們人人所需要的常人之學。

四、引玉《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法可修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巨大責任,塑靈魂便是我們的教育之道。那麼,如何攜《大學》之石,琢教育之玉呢?我想,我們只有持「胸懷天下」之雄心,擁教化育人之情懷,才能賦予孩子「治國平天下」之壯志,教育孩子「修身齊家」之目的,這雄心,這壯志也許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可望不可即,但踐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致「修身」的目的,卻有著普遍的實際意義。

(一)先來看看「格物」與「致知」。在《大學》中,「格物」指認識、研究事物的原理。格物之道,就是探索運用萬事萬物規律的過程。而「致知」則是指(使自己)獲得知識(真理)。致知之道,則是探索、追求、接近、把握、運用知識(真理)的過程,這知識是「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的總和。「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致知」的前提是「格物」,兩者有機融合,不可分割。因此常被後人合二而一。「格物致知」出於《大學》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意思為通過廣泛學習,細緻研究某事某物,並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去實踐體會,從而把握規律,獲得真知。因此,格物致知強調的是通過對事物的考察、檢驗或窮究,來獲取正確的認識。

回望古代,孔子的孫子子思就指出了儒家所主張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孔子之所以認識深刻且博學多才,其治學方式必定與以上五點相吻合。此後,南宋詩人陸遊在其《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中對其子教育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將格物致知的內涵闡述得深刻而易於理解。由此可見,古人不斷傳承格物致知的精神,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賦予新的內涵。

反觀今天,從老師到學生,很多人將一些專家學者的「學術權威」當作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至理名言,將各種既成的答案結果視為自己的所學,認為這樣就是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其實不然,要知道「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他們沒有親身體會,沒有通過實踐,檢驗其真偽,就不算求得真知。

個人認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種通過實踐求得真知的精神,是一種實踐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在學習、研究中不可或缺,在應付今天大容量、快節奏的世界環境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面臨的是大眾化的教育,我們需要培養實踐的精神。即不管專研學問,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獲取正確的認識。悟道更重於求知。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依賴「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要在環境激變的今天,大膽實踐,形成自身對事情的正確認識。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幾千年前經書里所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其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二)再來看看「誠意」與「正心」。「誠意」出自《大學》的「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其意思為若想端正自己的內心,必先要使意念真誠。誠意之道,就是不欺人,不自欺,慎獨 。正如《大學》中所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可以解釋為所謂使意念真誠,即自己不要欺騙自己,要像討厭難聞的氣味,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出於真心。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正心」出自《大學》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意為若想修養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心態。正心之道,是不受情感和私慾的支配,保持內心的客觀公正。正如《大學》中所言:「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這可以理解為所謂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在於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態。如果內心有所憤怒、恐懼、喜好或者是憂慮,都是不能做到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態的。欲心正須意誠。只有意念真誠了,內心才能端正。誠意為前提,正心是延續。因此,後人又常把「誠意正心」合而言之。

對教師而言,「誠意正心」之道,更在於對職業的真誠,對學生的真誠。不自欺,不欺人,將職業看成事業,將學生視如子女,以事業為本,以學生為本。有了這樣的真誠意念,方能減少職業倦怠,永葆教育熱情;方能剋制功利慾望,坦然面對待遇;方能正確應對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意誠則心正,心正則身修。教育之道,從教師的修養做起。

對學生而言,「誠意正心」之道,更在於對學習的真誠,對求知的端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話也許說得有點片面,但用以今天之學生,多少可以洗掉些浮華的世俗塵埃。「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傅雷的教子之言正是對「誠意正心」之道的最好詮釋。

個人認為,所謂「誠意」,就是需要我們意念真誠,做人做事,誠懇無欺,不瞞心昧己,無私心雜念。所謂「心正」,用以今天之社會,就是要我們以傳統的「三觀」導引心智,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三觀正,而能意誠,意誠而能心正。心正方能摒棄強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方能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方能收穫更多(當然也包括慾望功利等副產品)。

總之,三綱八目修身為本,修身之法,格物致知不可放棄,誠意正心須要常有。這也許就是我讀《大學(全集)》的一些初淺感悟。如果說《大學》是一座冰山,那麼,我的感悟僅是冰山之一角。國學至深,國學至廣。在傳承國學的道路上,我仍需要更深更細的去研讀和體會。我也會以此不斷激勵自己,因為我的《大學》仍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寒冬綠葉 的精彩文章:

TAG:寒冬綠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