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醫方巨著《醫方類聚》

朝鮮醫方巨著《醫方類聚》

原標題:朝鮮醫方巨著《醫方類聚》



《醫方類聚》是朝鮮醫學中篇幅巨大、內容豐富、十分重要的古籍,是朝鮮醫學之集大成者。它以收集中國醫學重要為中心,不僅保存了許多中國已經失傳的珍貴醫學史料,對中國醫學的經久不衰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朝鮮醫學自身的發展,並對日本醫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醫方類聚》原刊三百六十五卷,初刊於1465年,原書已佚,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二百六十六卷本,現存世262卷,共27000頁。它彙輯了152部中國唐、宋、元、明初的著名醫書及1部高麗醫書,共計153部。總論以下,按病因、病位、疾病種類等分為五臟、諸風、諸寒、諸暑、諸濕、傷寒、眼、齒、咽喉、口舌、耳、鼻、頭面、毛髮、身體、四肢、血病、諸氣、諸疝、諸痹、心腹痛及膏藥、諸香、救急、養性等92門,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數百種疾病,分類明細,便於檢索。


卷一-三醫學總論;卷四-十二臟諸論;卷十三-六十三風寒暑濕及傷寒的證治;卷六十四-八十二眼、齒、咽喉、口舌、耳、鼻、頭面疾患證治;卷八十三-一百六十八為身形、臟腑、內科雜病證治及中惡、解毒、蟲獸傷等;卷一百六十九-二百○五為皮膚、外科諸病及急救、養生等;卷二百○六-二百三十八為婦產諸病證治;卷二百三十九-二百六十六為小兒諸病證治。《醫方類聚》所收醫方宏富,共計50000餘首,為中國明朝以前醫方的集大成著作。全書資料豐富,並且大多輯錄原文,保存了不少中國明朝以前失傳醫書,是一部大型的醫學類書,有很高的學術文獻和臨床參考價值。


朝鮮李氏王朝十分重視醫藥學的發展,積極進行漢醫學書籍的整理工作。該書由朝鮮世宗李祹二十五年(1443年)下令開始編纂,歷時3年完成。當時參與編修的人員有:集賢殿副校理金禮蒙、司直閔普和、著作郎柳誠源等,他們搜集諸方,加以分門類聚,使之成為一書。之後又命集賢殿直提學金汶、辛碩祖,副經理李苪、承文院校理金守溫、聚醫官全循義、崔閨、金有知等予以編輯,並令世宗第三子安平大君瑢、都承旨李思哲、右副承旨李師純、僉知中樞院事盧仲禮監等負責監修。但不知因何原因,此書當時並未加刊印。後來朝鮮世祖李瑈五年(1460)又對原書加以全面校正,朝鮮成宗李娎八年(1477)全書宣告校畢,方初次刊印。《醫方類聚》這一巨著是中朝醫方之集大成者,是為「醫籍之冠、方術之大觀」。


該書初版僅印30部,流傳至今僅存一部,成為稀世之寶,現收藏於日本皇家圖書館——宮內廳書陵部。這是1592~1598年間,日本將領加藤清正隨同豐臣秀吉攻打朝鮮將此書作為戰利品掠回日本的。根據森潤三郎《多紀氏の事績》記載,工藤平助談到他藏有《醫方類聚》430冊,其中欠10餘卷。因篇幅浩大,私篋蝕蠹,難以保存,故希望寄納於多紀元簡家的躋壽館。之後躋壽館收藏了此書。另還有一部分殘卷現存於韓國藏書閣,僅為3卷3冊。1852年,在江戶幕府醫官喜多村直寬主持下,《醫方類聚》得以重刻,對所缺篇目多有補充,歷經10年於1861年完成,是為「文久元年本」。國內出版有198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排印本。


《醫方類聚》在中醫藥學、臨床實用、醫史文獻、版本收藏等方面都有難以估量的價值。它包括大量古代佚書,輯入內容皆據原文未加改動,為後世輯佚提供了豐富資料,尤其是它保存了中國歷史上已經失傳的醫書30餘種。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傅增湘談《永樂大典》
黃虞稷與《千頃堂書目》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