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簡單講一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崩盤的原因

簡單講一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崩盤的原因

文|梅雪風(首發於《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

我並非一個吃貨,要從美食本身去批評這部紀錄片是無能為力的。

但如果把它純粹作為一部作品,倒是可以說說,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和前兩部比確實有著過於明顯的差距。

就以其中一集《宴》來分析一下。

在這一集里,重點描述的是四個宴席,一位太極拳老師傅的90壽宴兼拜師宴,廈門一場國際會議的宴會,一位文人試圖重新發明的紅樓夢宴,還有似乎很接地氣的平江十大碗。

你發現了什麼沒有?這四個故事之間缺乏某種必然的聯繫。

如果從情感的角度構思,也許應該是婚喪嫁娶、團聚與送行,這樣的結構。用宴來串起中國人的情感生活和社會關係。

也可以縱向地講述中國人宴席的歷史,以時間的跨度來講中國飲食歷史的流變與滄桑。

當然也可以從階層的角度,政客、商人、藝術家、平民百姓,他們的宴形態不一,目地不一,氛圍不一,這裡面也能講出食物的差異、人生的況味。

而在這集里,我們是看不出主創的真正構思的。即使退一步講,這部紀錄片就是這四個宴席,它起碼是以人為中心結構的四個故事,但在這部紀錄片的最開頭,卻又花了很多功夫去講了全藕宴和全魚宴。

前兩個從食物本身敘述的思路,和後面以人物為中心的思路形成了嚴重的分裂。你也基本上可以斷定,主創基本上是沒有總體構思的,他們被素材所綁架,有什麼拍什麼,有什麼剪什麼,被驅趕著步履蹣跚地向前。

這種敘事邏輯的缺乏,讓第三季就無法與前兩季比肩。這種敘事邏輯的缺乏,不只是來自某個單集的內部,其實整季的架構就缺乏結構,你很難將「器物」「小吃」「宴「用一個線索串起來,這種信馬由疆隨意揮灑很難讓人真正讓人進入他們營建的他們也糊塗的世界。

敘事邏輯能保證基本的條理性,保證基本的結構讓它不至於坍塌,而情感邏輯以則是讓一切能真正打動人心的關鍵,而這情感邏輯背後的價值觀才是真正暖心的竅要。

這也是前兩季真正不止能動胃還能動心的原因。

在第一季里,我們看到的是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是平民們樸素的智慧,是他們與自然美妙的配合,是們們對自然節律的感應,是他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感激,是他們毫不起眼的堅持,是他們默不作聲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他們汗水的咸澀與食物香甜的對比,是人情的溫暖與食物熱氣之間的交相輝映。

在第一季中,我們能看到那種一以貫之的平民思維,食物的美好,並不來自於它的貴重,而來自於人們對它的尊重,是勞動的滋味,是情感的發酵,是萬千最普通人內心深處的心意。

它喚起的是我們的回憶,這種回憶有實際的屬於個體的,它是與我們的肉體與我們的情感貫通的真實記憶,還有一種是屬於文化的,那種千百年來我們的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辛勞,以及食物所帶給他們的最直接的慰藉。還有一種更古老的屬於基因的,那是我們對久違了的對於土地、對於果實的親近,這是現代人不自覺地回到源頭的慾望,是潛意識裡的真正鄉愁。

在第一二季里,那種對於勞動以及勞動所得—食物的感激貫穿其中,而在第三季中呢?

具體到這集《宴》里,在那個老拳師的故事裡,他只是食客, 其實根本不在乎食物本身,那場宴於他只是個形式,他關注的是他拳術的傳承。

在廈門那個高大上的國際宴會上,我們只能看到主廚的焦慮,在這裡,有的只是現代社會的嚴謹快速,有的只是對結果的強調,唯一沒有的是食物給人帶來的快樂。如果說在前面兩季中,我們看到食物其實是人們逃避現代社會的避風港,在這一段里,食物也不過是主廚所納的投名狀。

而那位文人的紅樓宴,我們就根本看不到樸素了,在這裡,食物完全成了文人附庸風雅的玩物。

至於平江十大碗,則完全是顧左右而言它,食物成了完全不重要的東西,它只是把人們聚攏來的一個由頭,說得刻薄點,它成了一個誘餌,為的是給人們上課,而且上的還是老朽的思想政治課。

說到這裡,所有的東西也就豁然開朗了。

如果說前兩季,讓我們放棄所有的概念,去重新體驗食物本身所帶給我們的感動,讓我們回到一個最樸素的人的話,那第三季,則重新把我們綁縛到這個庸俗社會的價值觀上,而且主創們還洋洋自得。

說到底,在第一二季里,食物是我們最基礎的幸福感,是一種最底層最不能被倫理化和政治化的東西,是一種最本質的天人感應,是我們肉體的真正童年,是除了實體故鄉之外最深刻的精神故鄉,是和親情同氣連枝的最本真的溫暖。美食,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最原初的形式。

而第三季,卻拋棄了這一基本命題,它講器物,講宴會,講葯膳,它們當然也能與這一命題聯繫起來,但這季的主創卻只看到了它們功利的那面。

這時,它要麼就變得真像科教片般呆板,像保健品廣告一樣虛假,像職場一樣無情,像附庸風雅的文人般自鳴得意的無趣。

孔子說,食色性也。吃與性是這個世界上最基礎也最偉大的兩種力量,它不需要被污名化也不需要粉飾。第三季的問題就是它根本毫無邏輯,卻又往往試圖從這裡面搞出些中華特有的哲學,所以難免有自鳴得意裝腔作勢卻又惡評如嘲的尷尬狀態。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理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民國粉和毛粉在當下的勝利會師

TAG: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