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得知道公平是什麼樣,然後活成你自己

你得知道公平是什麼樣,然後活成你自己

今天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這個故事:

有一對同齡的姨表姐妹,初中時同校,每逢大年初二都會去外公家拜年,幾乎年年在一起同睡同吃同鬧,給外公拜年的同時也會給大外公隨禮。外公和大外公都會給每個拜年的小孩紅包,表姐每次都想看看錶妹的紅包,但表妹就是不給她看,越是不給看就越想看。最後表妹說:「如果你實在想看,就看大外公給的」。兩人就同時拆開大外公給的紅包,裡面都是五十。

就在表妹放鬆警惕時表姐把她另一個紅包搶了過來,表妹急忙揪著她的手叫她不要拆,表姐就更加急急地拆開,滑落一張綠油油的五十,她一下子就傻了,因為外公給她的紅包是一百,表妹也傻傻地望著她說:「叫你不要拆,這下子我們心情都不好了」。一種罪過的內疚,她帶著表妹上街去買吃的,但表妹說:「你不用買,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我們倆的紅包不一樣」。瞬時她就抱著表妹流下了不安的淚水。後來表妹隨父母去了外地安家讀書。

兩個孩子的大外公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外公是知書達理的地方文人,當時表姐家要比表妹家殷實一些,搶拆紅包事件後,兩姐妹之間的關係變得很微妙。表妹早就知道紅包有別,她不給表姐看以相互維繫著顏面而和平共處,小小年紀就懂得是非曲直和黑白善惡。尷尬的不是那幾十元錢的差距,而是同一個長輩門下的外孫卻受到了不一樣的對待,這態度讓孩子們相互都很難堪,而傷害卻是永遠的。多年以後,表妹回到老家,沒給外公上墳,去給大外公上墳。

作者在文中說:一個人可以無所作為,但千萬不能亂作為,在所有亂作為中,最大的惡行就是不公。公平是愛的起點,也是愛的底線,一次不公必然有多次不公來掩蓋,這就是為什麼不公社會必定謊言盛行。

這個故事在中國應該是蠻平常的,相信每個人都能從家族中、從身邊朋友的閑聊中聽到看到許多相似的情節。比如父母給兒子的和給女兒的不一樣,給孫子的和給外孫的不一樣,還比如一個家中有某個子女特別出息一點,長輩就會對這家的孫子多一點偏愛甚至是巴結。

一位上海姑娘在結婚前目睹浙江小縣城的婆家的重男輕女行為,公婆把重兒子輕女兒視作理所當然,連上文故事裡的紅包遮擋都沒有,毫不掩飾,小姑子們也都習以為常,她感到不可思議,對丈夫說「如果我在你們家當女兒,我會反抗的」,丈夫回答「如果你生在我們家,就不會反抗了」。夫妻倆這一來一去的對話,道理很直白,揭示了環境對人的作用。從小生活在大城市開放而現代的家庭中,上海姑娘接受的教育中包含了公平的概念,而成長於守舊、封閉的家庭中的孩子,認為世界就是他們眼前的樣子,一代一代人就是這麼過來的,女兒就該是外人。

不公可以造成傷害,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連傷害都不識。你可以文弱,但不能麻木,你或許還沒能力改變,但是,至少得知道公平是什麼樣子。

一老太太有一兒一女,兒子比較弱,兒媳很自強,女兒嫁了個當官的,老太太啥事都顧著女兒、巴結著女兒一家,在外孫與孫女之間明顯偏向外孫,最後逼到兒媳帶著孫女離婚單過。孫女很爭氣,品學兼優,這應該是從小受冷遇帶給她的意志上的磨練。

當你還沒能力反抗的時候,你還是應該知道公平是什麼樣子,你可以努力讓自己活得更好,去爭取更多的公平。

同樣的劇情可以挪到一家機構、放大到一個社會。一個馬屁成風的環境下,註定存在著不公,一些人反抗,一些人沉默,一些人隨波逐流,一些人見風使舵。人性中本能地趨利避害,站在個人利益上無可厚非,但是,即便是暫時沒能力改變,你至少要知道公平是什麼樣子。

那個上海姑娘經歷了二十多年婚姻生活後,感慨於不同的生長環境對於人的觀念的影響,麻木的頭腦需要幾代人的啟智;那個出走的兒媳在女兒讀大學以後享受自在無牽絆的生活,用雙腳去丈量世界。一位朋友寫下職場經歷,有人說你只是會寫而已,還有很多人懶得寫,很多人比你更慘。正確的邏輯應該是,很多人比你慘,並不表示你沒資格說慘,就算是出於生計去適應環境,也得知道真正正常的東西長什麼樣。

哪怕是身處沙漠,你也該知道大海是什麼模樣,一樣可以嚮往大海的波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喧囂 的精彩文章: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當傳統年節遇上新時代

TAG:穿越喧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