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品嘗不到的中國特色菜:左宗棠雞

國內品嘗不到的中國特色菜:左宗棠雞

在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左宗棠雞」是一道最受歡迎的中國菜

今天,人們飲食的多樣性要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即便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你也能在街道兩邊發現印度餐館、日本壽司店或者中餐外賣餐館。在大一點的城市,特色非洲麵包、韓國石鍋拌飯、約旦茄泥醬、四川麻婆豆腐、墨西哥辣椒醬、義大利面、越南米粉等各國風味的美食應有盡有。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17日報道,然而,你心目中的那些外國菜往往卻是在離你不遠的地方最新發明出來的,在它號稱的原產國,這些美食往往並不存在。

在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左宗棠雞」是一道最受歡迎的中國菜。從舊金山到奧馬哈、從內布拉斯加到倫敦的各地中餐館裡都有這道酥脆炸雞塊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謂「中國傳統美食」。但是英國廚師扶霞在這道菜號稱的起源地——中國湖南卻發現,根本沒人聽說過「左宗棠雞」。實際上,中國任何地方都沒聽說過這道菜,而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無相似之處。

左宗棠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這位中國將領生於中國湖南省,曾經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叛亂。但據史書記載,左宗棠將軍一直到去世也沒對炸雞產生過任何特殊興趣。扶霞寫道,這道中國菜的發明人——湖南籍廚師彭長貴才是把左宗棠將軍的名字和炸雞塊綁在一起的始作俑者。

彭長貴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合影

彭長貴是一位著名廚師,1949年他在台灣自創了這道菜,但最初它的味道中所含的酸味要多於甜味,紐約餐館經營者在台北品嘗到彭長貴發明的「左宗棠雞」後,就把這道菜帶到了美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道菜的味道不斷演變,最終形成了和最初的味道截然不同的偏甜、粘稠口味,從而迎合比湖南人更喜甜不喜酸的美國消費者的胃口。2014年的紀錄片《尋找左宗棠》探尋了這道菜的起源,並且把目前流行版本的「左宗棠雞」的照片展示給了時年96歲的彭長貴。他看了照片,嘴裡嘟囔著說:「簡直瞎胡鬧。」

另一道變種的美味中國菜——炒麵三明治也有同樣的故事。這道菜是用兩片麵包中間夾著澆上深色醬汁的炒麵做成的,自20世紀中葉開始,位於波士頓以南的馬薩諸塞州的中餐館就開始流行這道能提供足夠熱量的廉價午餐菜式。

在美國很多地區還流行炒雜碎——人們認為這道菜起源於向美國輸出大量移民的中國粵西地區。但和很多其他在西方流行的中國菜一樣,在「左宗棠雞」的所謂故國,根本沒有它的蹤影。

在世界其他地方,炒雜碎用豆芽、肉絲和種類無窮無盡的各種蔬菜為原料爆炒,然後澆上濃厚的芡汁做成,它甚至成了什錦烹調法的代名詞。美國炒雜碎則由通心粉、牛肉末和各色蔬菜做成,新英格蘭地區有很多教堂把它當做晚餐。

報道稱,餓漢們的創意並不僅限於中國菜。人們普遍以為,用金黃色咖喱汁和雞肉塊燉煮而成的咖喱雞塊是一道印度菜,但實際上它是根據英國人口味而發明的英國菜,就連好吃的披薩餅也和當初19世紀義大利人剛剛移民美國時期完全不同,那時的披薩只是用於充饑的麵包餅。在之後的歲月里,它逐漸演化成一種麵餅酥脆、用各類蔬果肉類覆蓋其上,然後撒上易融乳酪烤制而成的食品,並且成為義大利美食的象徵。但是,這種披薩餅和義大利本國的披薩餅已大相徑庭。學術界甚至用「披薩效應」一詞來描述這一現象:當一件事物離開了它的原產地後,發生了徹頭徹尾的變化並且成為該地文化的重要部分,當回到原產地時反而讓當地人困惑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野移民資訊 的精彩文章:

E-2和EB-5優劣勢對比,難怪有人說E-2簽證是移居美國的更好選擇!

TAG:綠野移民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