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食鐵獸:傳說中蚩尤的坐騎原來是這萌貨

食鐵獸:傳說中蚩尤的坐騎原來是這萌貨




最近盛傳蚩尤有個坐騎叫食鐵獸,非常的兇猛,幫助蚩尤跟黃帝作戰,黃帝幾乎都要撐不住,很多小夥伴也來問我,這個食鐵獸是個什麼東西,真的有那麼兇猛厲害嗎?









先不查文獻典籍,光看這個坐騎的名字,如果是蚩尤時代就叫食鐵獸的話,那肯定是假的,蚩尤是在什麼時代,那是在上古時代,也就是在堯之前,而中國最早的鐵器大概在商朝時期出現,食鐵獸這個名字肯定是不存在的。




那麼我們看看這個食鐵獸到底是何方神聖,它有沒有可能是蚩尤的坐騎呢?據史書記載,食鐵獸可能有兩種,一個是熊貓,一個是呲鐵。熊貓我們都很熟悉,我們先來看看呲鐵。









呲鐵又叫嚙鉄,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妖獸。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對於呲鐵的記載,來自《神異經》,顯然這屬於神獸,而不屬於真實存在的。




但是呲鐵也有原型,據當代學術考證認為其原型是現在的貘。那麼熊貓那麼萌,那麼可愛,怎麼會成為兇猛的食鐵獸呢?其實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熊貓是食鐵獸的記載要多的多,我們先來看看。










晉朝郭璞注釋的《爾雅·釋獸》中,大熊貓是這個樣子的:「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明代袁牧的《新齊諧初集》里,熊貓更加厲害:「房縣有貘獸,好食銅鐵而不傷人,凡民間犁鋤刀斧之類,見則涎流,食之如腐。城門上所包鐵皮,盡為所啖。」




這裡的貘獸並不是現代的貘,而是古代人們對於大熊貓的稱呼,熊貓在《書經》稱貔,在《毛詩》中稱白羆(pi),在《峨眉山志》中稱貔貅,在《獸經》中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










由此可見,古代所說的現實中的食鐵獸,一般都是指的是熊貓。那麼,蚩尤有沒有坐騎呢?由於史書中沒有記載,所以我們也不能確定,但是也有記載說蚩尤是饕餮的。



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說的就是蚩尤就是饕餮。




既然不能確定蚩尤有沒有坐騎,那麼蚩尤和黃帝對戰有沒有出動過熊貓呢?關於兩者之間的對戰,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呂氏春秋·盪兵》記載:「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










《列子·黃帝》:「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大戴禮·五帝德》:「(黃帝)與赤帝(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



雖然蚩尤和黃帝在阪泉之戰中,動用了很多飛禽走獸,但是都沒有熊貓的記載,不過誰都沒見過兩人作戰,蚩尤的動物軍團中說不定就有熊貓呢,蚩尤是九黎和苗族的首領,其動物軍團有熊貓也不稀奇。




但是當時的熊貓可能更加兇猛,只不過隨著環境的退化,熊貓逐漸進化成了現在這個可愛的樣子,無論如何也與兇猛聯繫不上了。










2013年2月24日,記者從四川雅安市寶興縣林業局獲悉,春節期間,一隻野生大熊貓造訪寶興縣靈關鎮建聯村,並「偷吃」了村民芶必華家餵養的小羊羔。熊貓吃羊羔這件事讓大家再次對萌物國寶側目。




過去,熊貓傷人的事件也偶有發生。有人說,「熊貓是身份認知錯亂的熊。」其實,雖然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大熊貓迫於環境壓力轉化了食性,但它畢竟屬於食肉目。




熊貓吃肉?要搞清楚熊貓為什麼吃肉,首先要搞清大熊貓的身世,而這得從它的牙齒說起。牙齒,是動物分類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的最愛,因為他們發現,不同食性的哺乳動物,牙齒的形態和數目差異很大,而同種類動物的牙齒又很相似。




更妙的是,牙齒堅固無比,是最容易保存下來的化石標本,這給研究動物演化發展提供了很便利的材料。動物學家把哺乳動物的牙齒分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它們分別起到切割、穿刺、撕裂、研磨的功能。










大熊貓有兩對鋒利的犬齒,正是這兩對「短刀」曾多次咬傷遊客。那這鋒利的短刀是不是哺乳動物中的殺手食肉目動物的標誌呢?食肉目,是哺乳動物里「惡漢」聚集的一個目,豺狼虎豹熊狐獾貂都是其成員。



如果你養過狗或貓,這些食肉目小寵物兩對尖利的犬齒或許也讓你印象深刻。雖然很威風,在但動物分類學家眼裡,兩對大尖牙並不是將一種哺乳動物划到食肉目門下的依據。




科學家們關心的是上頜最後一對前臼齒和下頜第一對臼齒,所有的食肉目動物,這兩對牙齒各自生出了兩個鋒利的尖端,當它們咬合在一起時,這四個尖恰好像鍘刀一樣可以切碎和撕裂任何堅韌的肌肉、韌帶,這兩對牙齒,也被特別稱作「裂齒」。




這兩對裂齒,才是食肉目的標誌。大熊貓擁有典型的裂齒,屬於食肉目也就毋庸置疑。 現生大熊貓的頭骨模型,顯示了包括犬齒在內的各個牙齒。 大熊貓轉型,素食者的煉成 那麼大熊貓是怎樣變成食肉目中的素食者的呢?











其實,動物的食性充滿彈性。大熊貓所屬的熊科動物有著龐雜的食譜,雖然生著標準的「裂齒」,但在動物性食物缺乏和其他食物來源充足的時候,這些胖嘟嘟的傢伙會毫不猶豫轉換食譜。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大熊貓的祖先800多萬年前的祿豐始熊貓(Ailurarctos lufengensis)是一種「廣食性」的,體形類似狐狸的動物,因為它的臼齒小而且平滑,還不能有效磨碎粗糙的植物纖維,所以它的菜單中還罕見植物。




直至冰期來臨,原本廣袤的溫帶和亞熱帶森林面積迅速縮小,壓縮了始熊貓的生存空間,同時,在嚴寒的驅使下,那些原本生活在北方的廣食性動物們也來到始熊貓的地域,與其展開競爭。




面臨這雙重壓力,始熊貓必須作出改變,要麼一代一代在環境壓力下變得更加強悍,要麼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後者是一條「捷徑」,因為無論地球的哪個角落,食譜龐雜的廣食性動物都是「全能戰士」,廣食性動物碰在一起,將會展開全面的競爭。而轉換菜單,就可以有效避免。











於是,我們看到,200萬年前的小種大熊貓(Ailuropoda microta)這是一種體形如胖狗的動物,已經擁有了粗糙寬大的臼齒,這是食草的標誌。食草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相比肉食,植物性食物營養匱乏,特別是這個才換了菜單的傢伙還沒有來得及演化出一套適應植物的消化系統。




為了滿足生存需要,它們必須不停的吃,我們無法目睹小種大熊貓的生活,不過現存的大熊貓一天要花費12-18個小時進食,吃掉12-38千克的竹子。同時,在自然的選擇之下,它們的身體一代一代的變得越來越渺小和近似球形,以降低身體散熱產生的損失。





其實大熊貓,就算是在現代也不是有多麼溫順,要知道它可是熊啊!!它的咬合力是驚人的,雖然它不怎麼生氣,但是你要是敢惹它生氣,你試試?!它不一巴掌拍死你,就算你命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你的嘴巴很厲害?進來試試唄......
夜半,驅邪師遭遇鬼夫壓床,莫非她與蛆蟲有陰緣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