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t s ok to be sad:關於死亡

It s ok to be sad:關於死亡

只做最深度的繪本精讀

「孩子……是最細緻、最有好奇心、最熱切、最敏銳、最敏感、最聰慧的讀者。」

《夏洛特的網》的作者,世界著名作家E.B. White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論孩子。

E.B. White反對「writing down to children」的做法,反對大部分兒童書籍中對生活的過度簡化及過度美化

這也是為什麼真正成功的、有影響力的兒童書籍往往是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向孩子們闡釋了生活的複雜與多變,而並非一味地簡化、美化。

牛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教授、公認的「史上最偉大的奇幻作家之一」J.R.R. Tolkien(托爾金)以及紐伯瑞獎、雨果獎得主Neil Gaiman(尼爾·蓋曼)都堅持認為,家長不應該也沒必要刻意給孩子「建造」一個只有歡聲笑語、無憂無慮的世界。

如果一味地不讓孩子接觸「difficult emotions」(不愉快的情緒,如:悲傷、孤獨感、憤怒等等)或是「dark things」等他們以後真正接觸到這些「沉重」的事情時,反而會手足無措

因為生活本身就是有笑有淚的。耶魯大學兒童精神研究學的教授Kyle Pruett指出,儘管孩子們不一定能理解「死亡」的概念,但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接觸到「死亡」。比如,家裡的寵物、生病的長輩,電影或遊戲里的某個角色,或者是,如同提問里說的,幼兒園裡的蠶寶寶死了

美國國家兒童悲傷心理援助協會(National Alliance for Grieving Children)的負責人Joseph Rimo寫了整整一本書What Do We Tell the Children?: Talking to Kids About Death and Dying,來指導家長如何和孩子們討論「死亡」。很多時候,其實是大人們不願意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是大人們認為孩子不能接受這個話題,並非孩子們不能接受這個話題。

所以,這位提問的讀者,在注意方式方法的前提下,請放心地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

GIF

另外,這位讀者還問到了關於「死亡」的繪本,那就不得不提世界大獎拿了個遍的著名作家、畫家Oliver Jeffers的繪本The Heart and the Bottle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小女孩。小女孩的爸爸會給她念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書,關於大海星辰的,關於宇宙奧秘的,關於人類奇蹟的……爸爸念的書讓小女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

爸爸帶著小女孩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帶著她探索未知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小女孩一個人,孤零零地面對著一把空空的椅子。原來,小女孩的爸爸永遠離開了她。

Oliver Jeffers沒有用文字描述小女孩的情緒,而是通過明暗對比來展現小女孩的內心變化——失去父親讓她不知所措,她以為父親還會回來,卻在等待中越來越絕望。小女孩望著爸爸曾經做過的椅子,完全不知道如何表達、抒發、宣洩自己的情緒

失去至親的悲痛對成年人來說,都得很久才能緩過去。那麼,這樣一個對「死亡」一無所知的小女孩又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於是,無措的小女孩選擇封閉自己的內心——她把自己的心鎖進了玻璃瓶里。

法國哲學家Simone Weil曾在First and last notebooks一書中探討情緒之間的關係,比如,悲傷和快樂的相生相依。小女孩發現封閉自己的內心確實封閉了悲痛,但也封閉了她感知愛和生命的能力,她變得越來越麻木

有一天,長大了的小女孩再次來到自己和爸爸曾一起玩耍的海灘上。大女孩遇到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活力和對生命的好奇與熱愛喚醒了大女孩,重新燃起了她對生活的熱情。

於是,大女孩想要把自己的心從玻璃瓶里拿出來。但是玻璃瓶已經自我封閉、自我保護太久了,她怎麼都拿不出自己的心。

故事的最後,海灘上的小女孩打開了玻璃瓶,解開了大女孩的心結,釋放了她的情感。大女孩把自己的心放回了原處,她坐在爸爸曾坐過的椅子上,繼續探索世界。

The Heart and the Bottle有中文引進版,譯名為《瓶子里的心》。我沒有看過譯本,無法給出評論。

除了The Heart and the Bottle之外,關於「死亡」的繪本還有:

Little Tree:關於生命周期的立體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易烊千璽最近的表現又為自己圈了一波粉,粉絲:這是早就深入骨髓的修養
連帽衫本身就是偏寬鬆的設計,一般選擇常規款就剛剛好

TAG:全球大搜羅 |